近期,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新版GSP)出臺,全面提升了企業經營的軟硬件標準和要求。新版GSP提高了市場的準入門檻,有助于抑制低水平重復,促進行業結構調整,提高市場集中度。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該行業或迎來洗牌期。新版GSP借鑒了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藥品流通監管政策,對企業的經營質量管理要求再次提升,有效增強了醫藥流通環節風險控制力。
根據新版GSP,企業經營質量管理要求將進一步提高,流通環節藥品質量風險控制能力將得到增強。對于醫藥流通企業而言,新版GSP的出臺意味著其門檻將提高,大型醫藥批發企業將受益。然而,近80%的小散醫藥批發企業將面臨淘汰,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
我國現行的GSP于2000年正式出臺,至今已經有12年多了。新版GSP從2009年起開始修訂工作,2013年2月19日發布,將從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GSP全面提升了企業經營的軟硬件標準和要求,提高了市場的準入門檻,有助于抑制低水平重復,促進行業結構調整,提高市場集中度。值得關注的是,新版GSP借鑒了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藥品流通監管政策,對企業的經營質量管理要求再次提升,有效增強了醫藥流通環節風險控制力。
新版GSP發布后,立即引發了強烈反響,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日前在由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組織召開的全國部分重點藥品批發企業座談會上表示,新版GSP的發布是醫藥流通領域的一件大事。新版GSP的條款從現行版本的70多條增加到了170多條,不僅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也有助于落實醫藥行業“十二五”規劃的總體目標。
藥品經營企業對新版GSP也表示歡迎。廣州醫藥副總裁陳光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從現行GSP到新版GSP出臺,歷經了12年。這12年間,我國的醫藥流通市場和政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苦于找不到標準,對新版GSP的出臺期待已久。”大型企業將受益。目前,我國藥品流通領域中有13000家藥品批發企業,過多的批發企業導致了藥品批發市場的亂象叢生。一些藥品批發企業從事的業務其實并非正常的藥品批發、分銷等,而是做藥廠藥品營銷工作的延伸,如藥品代理、臨床推廣、“倒票”等。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國慶此前表示:“我國現有藥品批發企業的數量過于龐大,實施新版GSP,準入門檻提高,淘汰1萬家企業,剩下3000家甚至1000家也能滿足市場需求,不會影響藥品的可及性。”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副巡視員劉小平在座談會上也表示,新版GSP的出臺,將有效打擊質量缺乏保障的企業生存能力,藥品流通領域散、小、亂等方面的亂象可有效消除,大型醫藥公司借此機會能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從而減少不良惡性競爭。對此,國藥控股副總裁李光甫表示,近年來,醫藥流通行業毛利率在降低,利潤率不足1%,新版GSP使得行業門檻提高,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這對像國藥控股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據了解,新版GSP的實施將有效提升企業經營質量管理水平,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溫再興表示,下一步應馬上出臺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新版GSP的文件,另外,各部門的配合也很重要。萬玲玲建議盡快出臺向通過認證企業集中的支持政策,如在大企業收購小企業方面,政府能給予大企業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加快收購審批速度、提供政策支持、藥品招標優惠等。此外,新規落實還需多方聯動。溫再興表示,下一步應馬上出臺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新版GSP的文件,另外,各部門的配合也很重要。
九州通醫藥集團監事會主席溫旭民也表示,新版GSP有3年的過渡期,要達到其目標需要商務部、衛生部、發改委、人社部、科委等多部門形成合力,一方面有利于達到監管的目的,另一方面達到行業結構調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