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瓜蔞劣藥案”被處罰111萬,海龍、白頭翁、山楂等因性狀或水分含量不合格而被處罰或警告。各地陸續啟動中藥飲片專項整治,藥店人如何站穩腳跟,飲片調劑員如何提升自我專業水平呢?
近年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審核批準頒布,從2020年12月30日起施行,新版藥典對中藥飲片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中藥加工流通企業等環節都提出了嚴格管理要求,以確保中藥飲片的質量。
此外,2019年版《藥品管理法》也加大了假劣藥品的處罰力度。由于中藥飲片具有特殊性,性狀、水分、灰分等對產品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以“瓜蔞劣藥案”為例,承辦人員認為:當事人所采購銷售的瓜蔞經檢驗,其外表面為“未成熟的暗綠色,……不與種子粘結成團,可見多數種子”,明顯與藥典標準外表面應為“橙紅色或橙黃色,……與多數種子粘結成團”不一致,此種外觀性狀可通過驗收人員一般、常規的驗收就能發現,但當事人未依法履職,致使不合格瓜蔞驗收入庫并銷售。
另外,2020版《中國藥典》明確要求,甲胺磷等33種禁用農藥不得檢出(不得過定量限),并寫入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這意味著,中藥飲片將迎來更加嚴格的監管。藥師經驗分享:國家對飲片的管理越來越嚴格,檢查的力度加大,新版藥品管理法對假劣藥品的處罰也加重了。藥店作為飲片的經營單位,流通環節的最后一關,為了人們的用藥安全,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既然管理提升了,藥店人就應該完全按照國家的要求去做。
藥師經驗分享:每個藥店的驗收員,在驗收的時候應盡量打開包裝袋詳細檢查一下。其實老藥工憑經驗一眼就能看出飲片的真偽和等級,何況連鎖公司的總部還有質量檢查人員進行嚴格的把關。
專業水準的提升從性狀鑒別開始。從近期的檢查來看,一般都涉及到飲片的性狀。飲片的性狀鑒別是最基礎的,也是飲片調劑員必須掌握的知識。其實,飲片配送到藥店,驗收員在檢查飲片質量的時候,這個環節是飲片流通檢查中的最后一個關卡。飲片調劑員在此時應該嚴格把關,不能因為有前面質量管理人員的工作就放松警惕了。
飲片調劑員都應該了解性狀鑒定的基本知識,對飲片的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氣、味、水試、火試進行檢查。不要低估性狀鑒別的作用,有的飲片外觀很相似,必須經過認真的鑒別才能區分,如桂枝與夜交藤,熟地黃和制黃精等等。
藥店人應該注重飲片知識的學習,提升專業水準,嚴格把好質量關。其實,飲片調劑員都必須掌握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上崗。國家對飲片銷售人員的資質和從業條件一直管理較嚴格,不是普通人員就隨便能調劑中藥飲片的。另外,即使你有資格進行飲片的調劑工作,日常也要進行認真地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
例如,同樣是性狀鑒別的內容,飲片的斷面特征,如斷面是否平坦,或顯纖維性、顆粒性、裂片狀,有無膠絲,是否可以層層剝離,有無放射狀紋理等,從這方面就可以鑒別出許多中藥飲片來。
在某種意義上說,飲片調劑員也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藥師經驗分享:飲片的性狀鑒別是調劑員最常用的鑒別方法,從飲片的外觀性狀就能大致區分是哪種藥品或是否為假劣藥品。例如,地黃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而玄參有一股特異似焦糖的氣味,憑這個就可以鑒別出來了。
日常培訓必不可少。藥店的培訓工作不是擺架子給人看的,培訓就如同部隊的練兵,需要動真格的。藥店人除了每年制定培訓計劃外,還應該根據國家的政策進行及時的補充和修訂。對于飲片調劑員來說,藥店的培訓就應該與其工作的性質相接軌,從斗譜的排列規則,中藥配伍禁忌,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兌服等特殊用法的注明,并開藥名以及別名的掌握,中藥調劑一般程序如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包裝——發藥的執行等等。
飲片調劑員的培訓與普通藥品的培訓還是不同的,飲片的培訓除了鑒別飲片的真偽,還有調劑的整個流程,注重的是實際工作。日常就有這樣的例子,飲片的質量有保證,如果營業員不會調劑,或顧客認為你的工作不專業,就會流失顧客。所以,飲片的培訓就應該從日常的練兵開始。
藥師經驗分享:飲片調劑員的培訓還應該從飲片的崗位練兵開始。例如,公司經常進行崗位練兵比賽,分為西藥和中藥飲片的調劑兩部分進行。一般是先理論考試,人資部負責由專業人士出題,在閉卷監考的情況下進行,經常在正規的學校里按照高考的模式監考。理論考試成績出來后,按照成績的高低進行排榜,再進行現場的操作考試,最后根據理論和操作考試進行綜合排名,對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這樣的日常培訓和崗位練兵,對提升中藥飲片調劑員的專業水平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