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北京市由市司法局、市衛生局等部門聯合組建了專門化解醫患糾紛的人民調解組織——“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目前已有500多例醫療糾紛經其調解,調解成功率達到90%。據該醫院人士介紹,因就診量不斷增加,醫患關系近年還是緊張了一些。他認為,醫調委介入醫患關系后,對醫院有過失的情形能明顯加快理賠速度。據統計,北京72%的醫院發生過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等“醫鬧”事件;77%醫院出現過患者在診療結束后拒絕出院且不交住院費用的問題。而在以往通過雙方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賠償案件中,醫院無過錯補償或超高賠償案件超20%。
記者探訪了北京幾家醫院,發現一些醫院已經采取措施解決醫患矛盾問題。例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在院區內設立了警務工作室,由恩濟莊派出所設立。此外,腫瘤醫院還加強了醫生與患者溝通的培訓,改善了服務態度,并舉辦過醫患溝通比賽。然而,同仁醫院正研究解決醫患問題。
據業內相關人士表示,“醫鬧”如何定性,日前是處理醫患糾紛的難點。一般來說,只有嚴重擾亂治安秩序,甚至是涉及刑事犯罪的“醫院暴力”,警方才有明確的依據介入,更多的醫患糾紛則處于“管不管兩可”的地帶。
北京世紀壇醫院表示,加強醫患溝通和改善醫患關系已被列入今年醫院重點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