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成控煙死角,愛衛會“主抓”控煙乏力等問題,都在制定中的控煙條例有望予以完善。為解決這些控煙問題,北京市人大昨日發布了《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專家建議稿)》公開征求意見分析報告,并透露衛生間擬劃入禁煙區。此外,公安等執法部門有望加入負責控煙,到戒煙門診戒煙擬享受醫保報銷。
關于控煙范圍的意見最多,今年3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公布《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專家建議稿)》,征集意見。報告稱,截至4月30日收到意見762條。其中,“控制吸煙范圍”和“責任與處罰”的意見占比最高,分別為26%和20%。
戒煙藥物擬入醫保。一些醫院已開設戒煙門診,征集意見對此問題出現爭議。有人認為戒煙納入醫保報銷,有助于鼓勵煙民戒煙,減輕控煙執法壓力。有人則認為,應該對吸煙者提高醫療自費比例;對于吸煙引起的疾病,不予醫保報銷。
關于焦點單人辦公室是否應該禁煙的問題,最為集中。不少意見認為,應將室內衛生間、室外步行街、密集商業街、敬老院、小區內的健身區等納入禁煙區。而有些意見則認為,室內工作場所的單人間辦公室不屬于公共場所,不應禁煙。
關于公安城管是否應該管的問題,依據征集意見稿,愛衛會負責控煙的主要部門。但不少意見指出,由于愛衛會缺乏執法權限,只能指導、監督、協調其他行政部門控煙,導致控煙效果欠佳。因此,建議條例明確各相關委辦局執法的責任和范圍,避免執法推諉。
關于世界無煙日是否應該禁售煙草制品的問題,征集意見稿中規定,煙草制品銷售者應在每年5月31日停止售煙一天。此外,市和區、縣愛衛會應當加強對煙草制品銷售者停止售煙的監督。對于上述規定,10條意見建議刪去“應該”字樣,改為“鼓勵”。
最后,各地控煙多陷入執法難。此次擬將公安機關納入控煙權責部門,是否出于這方面考慮?應松年表示,解決執法難的路徑應該是“公共治理”,社會各界全參與。愛衛會負責制定標準,控制協調各部門、各單位;政府的任務是抽調專人,明察暗訪控煙權責部門和經營單位。最后才是對不聽勸阻者,交由公安等部門處罰。條例采用的就是這個公共治理控煙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