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是一種廣泛影響關節、骨骼、肌肉、血管以及相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的疾病,其中許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病發病隱匿,病程緩慢,且具有遺傳傾向。隨著季節變化,春季成為風濕疾病復發的季節。
李敏清主任解釋說,春季天氣反復無常,如乍寒乍暖、驟雨驟晴,導致人體抗病能力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風濕寒邪可能侵入人體,留在肌肉關節,刺激周圍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引起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關節疼痛、酸麻、沉重等臨床表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情況下可能會侵犯內臟,如肺、腎等臟器。因此,風濕病患者在春季防治保健尤為重要。
在春季,退換棉衣的時間應適當推遲,不宜過早。此外,愛美女性應注重保暖,避免不注意保暖引發風濕疾病。風濕病是全身性、系統性和彌漫性疾病,90%以上是由于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引起的。在寒冷天氣下,人體免疫力下降,關節等部位得不到足夠血液進行保暖。因此,戶外活動時應根據天氣情況增減衣物,陰冷地區盡量減少外出。
從飲食保健的角度來看,春天適量食用性溫的韭菜,可起到補陽氣、增強肝脾胃功能的作用。蔥白可通陽發汗、解毒消腫。大蒜辛熱,有解毒去淤之功。大棗、山藥最宜于春季食用,可與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養胃、滋陰潤燥。此外,患者還應關注個人生活的規律,保證飲食規律,作息正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情的復發。
患者應多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和精力,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勞逸結合,適度鍛煉,如保健體操、太極拳、廣播體操、散步等,都對身體大有裨益。但戶外運動時,內衣汗濕后應及時換洗。最后,情緒調節也很重要。患者自身應充分發揮精神上的主觀能動性,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