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中國疾控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病例超過5萬例,更令人震驚的數字是,中國有超過5億人染結核菌,未來將有百萬人發病,同時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大多數又被不當治療。
超過5億人群都感染了結核病菌,是否意味著感染風險巨大?不當治療又帶來哪些問題?如何才能避免?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央臺記者采訪了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陳明亭。
2011年3月21日,原衛生部發布了“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現場調查結果”,數據表明,中國當時有超過500萬名結核病活動性患者,而感染結核病菌的人數為5.5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45%。5.5億人感染了結核病菌,這一數字難免讓人看得心驚肉跳,這豈不是意味著,10個人當中至少有4個人都感染了結核菌?陳明亭解釋說,這個數字是按照流行病學的調查估算出來的,大家大可不必驚慌,因為感染了結核菌,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成為結核病患者。
陳明亭:這個5.5億是通過現場的一些調查的時候推算出來的數據,所以感染結核,隱性感染的,是這么大的人群,但是并不是說在一天發病,因為結核病是一個慢性呼吸道傳染病,這5.5億里,根據研究的結果,有10%在這一生當中會發病。
為了讓大家更為放心,陳明亭進一步解釋說,感染了結核菌的人大都沒有臨床癥狀,而且沒有傳染性。
陳明亭:感染結核病的沒有傳染性,如果沒有發病的話,沒有癥狀,沒有形成病源,他是沒有傳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