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一年,吉林省藥品招標終于漸進尾聲,進入擬中標結果陸續公示階段。本周,首批藥品擬中標結果公示,在吉林溫和的招標規則下,通化東寶、信立泰等多質優企業成功突圍,質量層級較高者占到第一批總中標企業數量的40%。
大智慧通訊社統計后發現,通化東寶主營品種30/70混合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恩華藥業的利培酮片、信立泰75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外資藥企阿斯利康25mg的富馬酸喹硫平片等品種都擊敗競爭企業,率先進入到首批中標結果中。
反觀競爭對手,在重組人胰島素市場中,聯邦制藥在經濟技術標中慘遭淘汰,入圍企業拜耳、禮來則由于報價較高,被通化東寶搶占先機。信立泰、恩華等生產企業也擁有同樣競價策略,即在質量評分上擠走報價低的競爭對手,而在價格評分上再擊退價格較高的外資原研廠家,最終獲得該省的基藥市場。
這樣的競價策略與該省本輪基藥招標規則有關,即專利、原研、單獨定價、優質優價等品種均在質量評分中給予較高的附分權重,這意味著,質優企業能通過質量優勢入圍價格評審,入圍后再通過“最低價”中標進入基層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部分品種沒有進入該省基藥中標結果中,但是在非基藥中仍給其留有一席之地,如恩華藥業的丙泊酚注射液等,這也給質優企業極大的“包容”。
對此,一參與該省藥品投標工作的藥企人士解釋,吉林藥品招標是“兩標合一”,參與基藥招標的視同也參與非基藥招標,然而,兩者評分標準設置不同,對基藥來說,通過質量評審后,取最低價中標;而對非基藥來說,則采取綜合評審方法,選取綜合得分較高的品種中標,因此,一些品種雖然在基藥標中遭到淘汰,但是仍可以享受非基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