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消息:
今年2月,在黑龍江省,我們率先開通了“急性腦梗死介入溶栓快速通道”急診治療體系,至今已成功治愈20多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哈爾濱市民唐桂珍突發腦梗,丈夫撥打120后急救車將她送到了哈醫大四院。入院后一個多小時,醫生完成了溶栓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今年2月,哈醫大四院與哈爾濱市120急救中心合作,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取神經內科醫生輪流值班制度。如判定病人是急性腦梗死,值班醫生陪同病人去做頭部CT,介入溶栓治療小組成員隨時待命。生化、凝血、血常規、術前血清八項等采血檢查后,病人進入手術室進行介入溶栓。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于心血管病。全國每年死于腦卒中的患者約150萬人。有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腦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療的不到患病率的千分之一,而美國卻能達到2.5%。
“正是因為當時沒有急診的輸送體系,所以我國的溶栓資料比率才如此之低。即使病人被送到相應科室,沒有專人陪伴,患者及家屬去做CT、心電圖、血液化驗等,會耽誤很長時間,等到完全診斷也就錯過了介入溶栓治療的機會。”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卓伯說。
腦梗死患者從發病到開始溶栓的“時間窗”原則上不能超過4.5小時。過了這個時間,急性突發的腦梗死就不能采用“介入溶栓”的辦法治療了。很多患者因為延誤時間失去了治療的最佳辦法,從而導致過高的致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