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增白劑是洗衣用品中的重要成分。關于洗滌劑中熒光增白劑的安全性,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于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公眾的疑慮。熒光增白劑是一種呈無色或淺黃(綠色)色的有機化合物,通過吸收紫外光,可以發射出肉眼可見的藍紫色熒光,有效彌補白色物質因藍光缺失而造成的泛黃,從而在視覺上顯著提高白色物質的白度和亮度。
熒光增白劑可以用于衣物洗滌劑,因為它能有效提高衣物在洗滌后白度和顏色的恢復程度,同時對纖維不會造成傷害。水溶性、穩定性和均勻增白等特性使熒光增白劑在紡織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由于其配方技術的限制,熒光增白劑在洗滌劑中的加入量一般微量,過量加入則可能使衣物變黃。
熒光增白劑的安全性是否有害于環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吳志剛表示,經過一次一般處理的生活污水中,熒光增白劑的減少量可以達到95%以上。在水系光照條件下,CBBS類熒光增白劑的半衰期僅有48分鐘,33號類熒光增白劑的半衰期也只有3小時。這些熒光增白劑均容易生物降解,因此可以排除增白劑在土壤和水域中積累的可能性。
多位專家認為,根據環境生態學研究,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在環境中易于降解,因此標準規定的熒光增白劑在洗滌劑中的應用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