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醞釀了近兩年,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深圳市衛計委、發改委和人社局聯合召開媒體通氣會,宣布深圳將分三批對公立醫院的2617項收費價格進行結構優化調整。本次改革將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將取消掛號費和空調費,降低CT、MRI等大型設備檢查檢驗的費用,提高手術、護理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預計全市患者一年的看病費用將節省3000萬元。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改革預計將于明年完成。
此次深圳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遵循“總量控制、有升有降、結構優化”的原則。在第一階段,降低了252項大型設備檢查治療項目價格,包括CT、MRI、PET-CT等,降價幅度平均為20%。如三級醫院的磁共振平掃(0.5T以下)從500元降為400元。預計調價后,一年將減少大型設備檢查收費1.65億元。同時,還將取消7個項目的收費,如掛號費、單人房病房取暖費、雙人房病房取暖費、三人以上病房取暖費等,預計一年將減少7200萬元。
增加的手術費用大部分由醫保支付。此次調價的4級手術共有357項,提價幅度平均為50%。此外,會診和搶救的費用也進行了調價。如院際會診、院內會診、遠程會診分別從現在的150元、10元、500元,調整為260元、20元、800元。涉及多科合作的大搶救、中搶救、小搶救費用也從現在的80元、40元、20元提到了96元、60元、40元。
在第一階段調整的價格中,還提高了217項綜合治療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價幅度平均在25%。如有7項兒科專屬項目提價,提價30%。也提高了家庭病床費、家庭巡診費等10個社區衛生服務類項目價格。
此次增加的手術費用在醫保住院報銷范疇內,大部分將由醫保支付。個人只需要支付10%,個人增加的負擔并不多。由于降低了大型檢查費用,門診病人的看病費用有可能會降低。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副處長李中齊表示,此次調價的4級手術共有357項,提價幅度平均為50%。同時,此次價格調整總體上并沒有增加患者的看病支出,而醫院收入的減少將通過政府財政進行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