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二次議價”,福建、浙江、安徽、陜西、河南、湖北、重慶、上海、湖南、寧夏等省份都在積極嘗試“二次議價”,有業內專家斷言,“二次議價”一定會放開!
近日,安徽省衛計委發布關于加強藥品采購管理的通知。默認情況下,三級醫院被告知有權進行第二次議價,并提議按季度監測使用的前10種藥物。
遼寧省對“二次議價”說不
安徽的這個通知和遼寧省衛計委11月3日下發的文件完全不同。面對“二次議價”,遼寧的態度是明令禁止。
11月3日,遼寧省衛計委發布《遼寧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醫用耗材和醫療設備采購管理與考核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
055-79000表示公立醫療機構不得對國家談判、定點生產、省內各市州醫聯體議價形成的采購價格組織任何其他形式的“二次議價”。
但國家談判、定點生產的藥品都參照——短缺藥品和談判藥品,不允許醫院“二次議價”;同時,省市醫聯體協商的采購價格,不允許醫院再砍一刀。
國家層面,“二次議價”禁令打開
2010年7月,當時衛生部下發的文件“衛規財發[2010]64號”《細則》,其中第36條要求醫療機構在按照合同購銷藥品時,不得搞“二次議價”。
2017年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規范的通知》(以下簡稱《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意見》第九條稱“允許公立醫院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帶量帶預算聯合采購。”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禁止醫院藥品二次議價”的“禁令”在國家政策文件層面開啟。
在國家層面,“二次議價”經歷了一個從禁止到放開的過程,而具體省市對“二次議價”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像遼寧省就明令禁止“二次議價”,福建、浙江、安徽、陜西、河南、湖北、重慶、上海、湖南、寧夏等部分省市也在積極試點“二次議價”。
有業內人士指出,“二次議價”與近年來國家要求醫院控制藥占比和醫保控費密切相關。
“二次議價”,業內人士看法不一
各省對“二次議價”的矛盾態度,與“二次議價”本身的多重效應有關。
有業內人士認為,二次議價將嚴重影響企業的R&D和創新。綠葉制藥集團董事長劉殿波認為,如果招標采購、醫保談判、二次議價等環節不能理順,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可能會受到影響。
甚至有人說,“二次議價”導致很多用量大、療效確切、質量優良的藥品被迫退出市場,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
除了上述負面影響,“二次議價”最直接的作用是降低藥價,補貼醫院財政,緩解資金壓力。
雖然仍有爭議,但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牛干政指出,醫保改革實施后,“二次議價”停不下來,會放開。
附:關于加強藥品采購使用管理的通知
各市、省衛生計生委,蕪湖市藥品檢驗所,省屬醫院:
為加強藥品采購和使用管理,保障及時有效供應,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根據《意見》(衛辦秘〔2017〕484號)要求,現將加強藥品采購和使用管理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各地各單位要統一思想認識,嚴格執行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和“兩票制”的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措施,加強藥品采購和配送管理,確保藥品有效供應,保障群眾用藥需求
三是省級醫院和其他三級醫院要對本單位的藥物使用情況進行梳理和分析。原則上每季度對本單位使用量前10位的藥品進行重點監測和預警管理,并及時在本單位網站上公布。他們還可以進行藥品采購價格談判。
4.各級公立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重點監控藥品、國家談判藥品和本單位重點監控藥品等采購量較大藥品的處方評價,公布不合理處方的種類、數量、藥品、醫師及原因,針對問題責成相關部門和人員落實改進措施,并與責任醫師暫停職稱評定、處方權和執業等掛鉤。
市衛生計生委請舉報重點藥品監測預警管理、處方點評、價格談判等。三級醫院于11月30日前報送我委藥事管理司,省級醫院直接報送。今后也請提交預警管理、處方點評等相關資料。我委將適時將執行情況通知各地。
電話:0551-62998558,
傳真:0551-62998544,
電子郵件:yzc0551@163.com。
安徽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