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癌細胞是一種快速分裂的細胞,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能量。與此相一致,還發(fā)現(xiàn)癌細胞比健康細胞傾向于消耗更多的糖。兩者結(jié)合起來,人們自然會認為這些過量的糖分被癌細胞“吃掉”了。如果減少糖的供給,難道就不能餓死癌細胞嗎?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來源: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yī)學院)
這種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在實踐中,研究人員卻屢屢碰壁:對于某些癌細胞來說,糖的減少不會有什么明顯的效果,想長多久就長多久;對于其他癌細胞來說,減少糖分只會延緩而不是阻止它們的生長。至于糖對癌細胞的實際作用,我們在認知上還有很大的不足。
在《Science》的子課題《Science Signaling》中,來自新加坡和奧地利的跨國團隊首次揭示了一條全新的信號通路,讓我們對“餓死”癌細胞這個話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能找到一種全新的抗癌思路。
此前,這些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即使是非常少量的糖也足以讓癌細胞存活,這可以說是非常令人驚訝的。據(jù)計算,這些糖對應(yīng)的能量不足以支持癌細胞的生長。換句話說,除了提供能量,糖對癌細胞的生長肯定還有另一個作用。
為了驗證這一觀點,研究人員設(shè)計了兩個實驗。首先,他們根本沒有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葡萄糖來觀察癌細胞的反應(yīng)。他們發(fā)現(xiàn),在完全沒有葡萄糖的情況下,一些細胞系的癌細胞出現(xiàn)了明顯的死亡。
缺糖會讓一些癌細胞的死亡率飆升(圖片來源:《Science Signaling》)
其次,研究人員直奔問題的關(guān)鍵:——糖是否只為癌細胞提供能量。如果是,那么當我們在沒有糖的情況下進一步抑制細胞中ATP的產(chǎn)生時,我們應(yīng)該會看到癌細胞死得更快、更多。
然而事實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加入糖酵解抑制劑葡萄糖類似物2-DG后,這些癌細胞居然活得更健康了!在沒有葡萄糖的情況下,它們的死亡率急劇下降,存活率接近正常水平。
葡萄糖抑制劑2-DG居然能讓癌細胞起死回生(來源:《Science Signaling》)
這個結(jié)果立刻告訴研究人員兩件事。首先,葡萄糖不僅僅是為癌細胞提供能量那么簡單;其次,葡萄糖和葡萄糖類似物可以幫助癌細胞存活,這使人們懷疑它們的結(jié)構(gòu)是否對癌細胞的存活有任何未知的影響。
然而,這背后的機制是什么?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回去重新分析了那些死亡的癌細胞。以前我們簡單假設(shè)沒有葡萄糖的癌細胞是“餓死”的。然而,對這些細胞的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缺糖環(huán)境可以改變壞死性凋亡過程中的關(guān)鍵酶RIPK1的磷酸化,細胞死亡可能與RIPK1的變化有關(guān)。
在分析了RIPK1的上游途徑后,研究人員意識到葡萄糖缺乏的環(huán)境會使PP2Ac去甲基化,而這個去甲基化步驟是由CAMK1和PPME1控制的。再往后退,是因為葡萄糖及其類似物能引起細胞去極化。
葡萄糖抑制劑2-DG居然能讓癌細胞起死回生(來源:《Science Signaling》)
這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是首次發(fā)現(xiàn)葡萄糖可以作為一種信號分子來阻止細胞死亡,這與它在糖酵解中的作用無關(guān)。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僅僅減少葡萄糖的量并不能“餓死”癌細胞。只要有微量的葡萄糖,癌細胞就會受到保護。要想“餓死”癌細胞,就得讓它們“絕食”。
這項研究給我們帶來了開發(fā)新藥的新思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有一種抑制葡萄糖信號通路的分子問世,從而真正“餓死”癌細胞。從這一天起,我們的期待不再遙遠。
參考資料:
[1]依賴Ca2的磷酸酶PP2Ac去甲基化促進葡萄糖剝奪誘導(dǎo)的細胞死亡,而不依賴于抑制糖酵解
[2]讓癌細胞缺乏糖分——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