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DA看來,未來5年他們的工作任務將非常繁重。
近日,F(xiàn)DA公布了2022財年的PDUFA(《處方藥申請者付費法案》)費用計劃。計劃顯示,2022年,對于需要臨床數(shù)據(jù)的新藥申請,藥企需向FDA繳納310萬美元(約2015萬元)。費用之高昂,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數(shù)據(jù)顯示,F(xiàn)DA對需要臨床數(shù)據(jù)的新藥申請費用在五年內提升了約100萬美元,從2017年的200萬美元左右增加到2022年的310萬美元。
01 不斷上漲的PDUFA 費用
FDA每年都會接到成千上萬份關于新藥、醫(yī)療產品的上市申請。對于這樣的申請,F(xiàn)DA需要組織一個專業(yè)且龐大的團隊來進行審評,但審評過程十分耗時,導致審批效率低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F(xiàn)DA面對堆積如山的新藥申請愈發(fā)感到“頭疼”。人手的不足導致藥物審評和推進注冊工作難以快速推進,使得美國新藥上市速度落后于其他國家。這也直接招來了美國民眾對FDA審評工作的批評。
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F(xiàn)DA在1992年首次頒布了PDUFA(《處方藥申請者付費法案》)。法案規(guī)定提交新藥申請的企業(yè)需向FDA支付一定的審查費用(以下簡稱“PDUFA費用”),以提高FDA對藥物審評的速度。
FDA通過PDUFA費用來增加人手,從而提高審評效率。這樣即使在美國政府財政預算縮減的情況下FDA也不會影響新藥獲批上市的速度。
自1992年起,F(xiàn)DA 每隔5年都要公布下一個5年PDUFA費用計劃,預測未來5年中每一年的靜態(tài)PDUFA費用。在具體額度的確定上,F(xiàn)DA會根據(jù)上幾個年度實際情況,預測通貨膨脹和申報工作量的增減情況,對下一個財政年度的PDUFA額度計劃進行調整,詳細的確定額度要在每年9月1日前公示。
在PDUFA制定早期,PDUFA的費用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申請費、生產設施費(Establishment Fee)和產品費(Product Fee)。
申請費是指對新藥或生物制品的上市申請或補充申請收取的有關費用。對于需要臨床數(shù)據(jù)的申請將收取一個完整的申請費,不需要臨床數(shù)據(jù)的申請或者補充申請將收取1/2個申請費,對不需要臨床研究的補充申請將收取1/4個申請費。生產設施費指的是FDA對藥品生產設施的檢查費用。產品費指的是已經獲得批準的創(chuàng)新藥新適應證申請的費用。
PDUFA的實施大大縮短了美國新藥審批的時間,但也招來了非議,原因是不斷上漲的價格和很難保障的公正與客觀。
1993年度的PDUFA費用中,每件需要進行臨床研究的新藥上市申請費用是10萬美元;每件生產設施申請費是3.6萬美元;每件產品費是6000美元。這一組數(shù)字到了2004年已經分別上升為57.35萬美元、22.68萬美元和4萬美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F(xiàn)DA也對PDUFA費用的結構進行了調整,保留了需要臨床數(shù)據(jù)的申請費和不需要臨床數(shù)據(jù)的申請費,取消了補充費用,用項目費用取代了生產設備和產品費。
2021年的PDUFA報告顯示,2020年需要臨床研究的新藥上市申請費約為294.3萬美元,不需要臨床研究的新藥上市申請費為147.1萬美元,項目費用為32.5萬美元。2021年對應數(shù)字分別約為287.6萬美元、143.8萬美元和33.6萬美元。而最新2022財年預算中,需要臨床研究的新藥上市申請費已上漲至310萬美元,不需要臨床研究的新藥上市申請費上漲至約160萬美元。
在2022 PDUFA費用計劃通知中,F(xiàn)DA表示會繼續(xù)擴大人手,通過招聘的方式來滿足審評速度的要求,預計會招聘78位全職新員工。
回看PDUFA實施的20多年,F(xiàn)DA收取的PDUFA費用不斷上漲,總費用從1993年的1.35億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14.5億美元。
有專家認為,F(xiàn)DA雖然通過收費的方式解決了審批速度的問題,但實際上已經成為藥企的“服務商”,缺少了一定的公正和客觀性。而不斷上漲的申請費也讓藥品研發(fā)成本上升,最終導致藥品價格上升,增加國家和民眾的醫(yī)療負擔。
02 費用減免
當然,F(xiàn)DA也并非所有的項目都會收取PDUFA費用。
PDUFA條款指出,當免除費用的決定有助于公眾健康和安全、費用收取會給藥品創(chuàng)新帶來障礙、或者所收取費用超過審查成本時,F(xiàn)DA可做出免除、削減或退還費用的決定。免除、削減或退還的具體條件中,針對罕見病癥的新藥申請費用是全額免除的。
FDA對于罕見病藥的定義為其所治療的疾病患者在美國的總數(shù)不足20萬人,或在FDA批準后7年內沒有得到利潤的藥物。FDA鼓勵罕見病研發(fā),對于“孤兒藥”給予臨床研究費用稅收減半,免征申請費,7年獨家銷售權,發(fā)放臨床研究補貼金等福利。
通過申請“孤兒藥”稱號進軍國際化市場也是國內藥企出海的策略之一。
03 NMPA的高性價比
對比FDA的收費標準,中國藥監(jiān)局(NMPA)對于新藥上市申請的收費則低了很多。藥監(jiān)局行政許可事項收費目錄顯示,對于境內生產的新藥注冊上市許可費用為43.2萬元;境外生產的新藥注冊上市許可費用為59.39萬元。不同的是,PDUFA規(guī)定只針對新藥申請階段收取有關費用,而對于臨床前研究申報資料的審評是不收取有關費用的。而國內對于境內生產的新藥臨床試驗會收取19.2萬元的費用,境外生產的新藥臨床試驗費用為37.6萬元。
單從新藥上市許可申請費用來看,F(xiàn)DA收取的費用約是中國藥監(jiān)局收取費用的33~46倍。
而在審評時限方面,F(xiàn)DA對于大多數(shù)新藥上市申請會在10個月內作出回應,進行標準審查,對于緊急項目會在6個月作出加急審查。中國藥監(jiān)局對藥物臨床試驗申請、藥物臨床試驗期間補充申請的審評審批時限為60日;對藥品上市許可申請審評時限為200日,其中優(yōu)先審評審批程序的審評時限為130日,臨床急需境外已上市罕見病用藥優(yōu)先審評審批程序的審評時限為70日。
對比之下,中國藥監(jiān)局的審評時間要短了許多。在2021 DIA中國年會上,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副主任王濤分享了一組數(shù)據(jù):2016年開始,中國的藥品注冊申請受理量逐年上升,在2018年更是實現(xiàn)了51.66%的增長。2019年以來,藥品審評徹底解決了前些年遺留下來的積壓問題,審評任務完成量也增長了30%,到了2020年,藥品注冊申請審結任務整體按時限完成率達到94.48%,2020年7月至今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20年審評中心受理了臨床默示許可1618件,按時限完成率99.87%;2021年1月- 4月臨床默示許可按時限完成率100%,平均審評用時已由2015年的16個月壓縮至50日。
這樣的審評效率對于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及上市新藥的企業(yè)來說,性價比很高。而這也是藥審改革初心與成果的展示。
回看2015年以前,我國藥品審批上市進度“慢”、效率低,備受業(yè)界詬病。在其他市場上市的新藥約需4年時間,而在中國卻平均需要8年。2015年8月18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改革藥品醫(y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揭開了藥審改革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