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種高發惡性腫瘤,對我國人民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全球范圍內的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五和第三位。肝癌發病機制復雜多樣,病毒性肝炎感染,尤其是乙肝和丙肝,是導致我國肝癌發病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在過去十年中,唯一獲批的肝癌靶向藥是索拉非尼,但其療效并不理想。此后近10年里,再無一款肝癌藥物獲批。然而,近年來肝癌治療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2018年,樂伐替尼成為了一線治療肝癌的新選擇,并在III期REFLECT試驗中顯示出優于索拉非尼的臨床效果。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款國產肝癌新藥——甲苯磺酸多納非尼。多納非尼是一種蘇州澤璟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化學新藥,其結構上有一個獨特的特點:在索拉非尼分子上的一個甲基被三氘代甲基取代,形成全新的結構。與索拉非尼相似的分子結構和作用機制,但具有更佳的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特性。
多納非尼是一種口服多靶點多激酶抑制劑類小分子抗腫瘤藥物,可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等多種受體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它可以直接抑制各種Raf激酶以及下游的Raf/MEK/ERK信號傳導通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腫瘤血管的形成,發揮雙重抑制、多靶點阻斷的抗腫瘤作用。
在臨床前研究中,多納非尼的藥效學與索拉非尼相當或略優于索拉非尼,且它的一般藥理、急性毒性、長期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突變性的毒理學表現及程度和靶器官,均與索拉非尼類似,未表現出有別于索拉非尼的新的毒性靶器官。
多納非尼的研究納入了106例晚期不可手術的肝細胞癌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200毫克,另一組是300毫克,多納非尼片口服治療。從結果來看,兩個治療組無論是無疾病進展生存(PFS)還是總生存期(OS)均超過了同類藥物的歷史數據。其中,200mg組經獨立影像學評估的16周疾病控制率為42.5%,300mg組也顯示類似療效。
在毒副作用方面,多納非尼也顯示了優勢:雖然毒副作用譜及其發生率與同類藥物相似,但它導致的嚴重毒副作用(即3級以上)發生率較低,特別是在200毫克劑量組就更低一些。這些結果為即將完成的多納非尼III期臨床試驗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多納非尼在體內代謝更穩定,具有更好的血漿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因此,即使使用較低的劑量,也可以達到良好療效,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多納非尼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類專利化學新藥,采用新穎獨特的藥物化學技術,將索拉非尼分子上的甲基取代為三氘代甲基,突破了其母體化合物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的專利。
多納非尼正在開展多個適應癥的臨床試驗,已有超過1000例晚期惡性腫瘤病人接受過多納非尼的治療。目前,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II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入組,處于隨訪階段。多納非尼將為一線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也將為醫生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期待多納非尼在肝癌患者中優異的III期臨床研究結果,用數據爭取藥監部門的優先審評和審批,給我國廣大的肝癌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