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時代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引發了部分傳統實體藥店的反感和抵制。據報道,有多家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決定集體上書國家總局和商務部,強烈反對全面放開網上開售處方藥和“零門檻”網上售藥。這些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傳統實體藥店如此慌亂,主要源于他們與網絡“大鱷”相比,缺乏比較優勢。因此,如果傳統實體藥店能提前意識到風險,通過提供專業的零售藥學服務建立起行業“門檻”,他們又何懼網上售藥呢?
國家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專家康震對記者表示,國外網上銷售處方藥主要是針對已經得到確診的患者,且其處方是延續使用的。網上銷售處方藥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慢性病患者。具體來說,針對病情穩定的且以前有過面溝通備案的患者,其處方由醫療機構傳送到連鎖藥店,在網上確認信息準確無誤后,審方調劑后藥物才可以郵寄到家。但對于第一次確診的患者,則需要親自到門店由藥師溝通調劑處方后才可以發放藥物。以美國為例,有數據顯示,美國1999年最先開展網上藥店業務,如今美國擁有約1800多家網上藥店,約占世界范圍內網上藥店總數的59%,形成了平均17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占美國整個醫藥流通業務額近30%。然而,美國網上售藥仍有著嚴格的前置條件,如患者的一般健康狀況、疾病現狀及病史、家族病史及遺傳情況等,醫療保險等信息網絡售藥的藥店必須掌握,以確保處方藥物安全、合理的使用。且所有個人信息必須受到全面保護,個人隱私不得泄露,通訊財務信息不得被不經許可地用于商業推銷等用途。
與網絡“大鱷”超強的信息化處理和物流配送能力相比,實體藥店最大的優勢應該在于他們提供的專業化零售藥學服務。根據新修訂GSP要求,每家實體藥店都應配備執業藥師等藥學技術人員,他們可以與顧客面對面提供零售藥學服務,保障用藥安全,起到用藥“看護者”的作用。因此,盡管網上售藥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傳統實體藥店應積極順應市場趨勢,樹立起專業化的“門檻”,讓客戶真實感受到實體藥店不可或缺的服務。
專家指出,開放網上售藥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未雨綢繆。首先,處方藥進行網上銷售不宜過快,否則可能導致合理用藥難以保障,網上假劣藥泛濫。其次,網上銷售放開單體藥店的網上經營有風險,因為單體藥店監管比較難,以往都只允許連鎖藥店開展網上銷售。最后,對第三方配送存在擔憂,因為由沒有藥品配送資質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業務存在安全風險。
此外,支持藥店調配銷售處方藥還需要較為完善、覆蓋全民的家庭醫生體制和醫師及處方的聯網備案體系,以及與連鎖藥店系統無縫對接的各種醫療保險系統和便捷的醫保支付、實時結算的支撐信息技術體系。
網上非法銷售處方藥,如偉哥等壯陽藥極易制毒或易成癮的管制藥品,占處方藥網上銷售的很大比例,如何嚴格監管,嚴厲懲處,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總之,與其杞人憂天,不如從我做起。對于傳統實體藥店而言,與其抵制網上售藥,不如做好自己的本分,樹立起專業化的“門檻”,讓客戶真實感受到實體藥店不可或缺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