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被認為是解決看病難問題的一劑良方,其最終目的是將大醫院聚集的醫療資源下沉,讓民眾不再只盯著大醫院看病。為了配合這一政策的實施,很多地方開始限制大醫院的擴張,其基本的設想是通過限制大醫院的規模,使基層醫院的醫療資源得到充實,最終使病源合理分流。這種設想表面上很合理,但始終存在爭議。反對者會以為,如今看病難的真正原因不是大醫院過大,而恰恰是因為大醫院的規模不夠大,不能為更多的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如果頂級醫院都有上萬張病床的話,怎可能會有那么多病人看病困難呢?這樣的觀點無疑鼓勵了一部分醫院繼續做大做強。對大醫院不管是限制發展還是繼續由其擴張,各地都有自己的理解,都認為有助于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對于大醫院的發展問題,盡管有醫院在繼續擴張,但主流的觀點是主張限制大醫院的發展。限制大醫院發展的具體方法有兩類,一類是縮編床位,另一類是拆分醫院??s編病床的做法往往是有難度的。如今的大醫院雖然??圃絹碓蕉?,但相應的專業越分越細,這些細分的專業都需要一定的規模和架構才能滿足治病的需要。如果將病床縮減,甚至將專業合并的話,不但會給人員的分流帶來麻煩,而且會繼續加劇病人看病的難度。這與縮編病床的初衷相違背。另外,從醫院自身的發展來看,沒有醫院會主動減少自己的病床。減少病床意味著把好生意拱手讓給別人,醫院的領導顯然不會這么做。有人會指望通過行政手段強行縮編,這種可能幾乎也不會存在,因為對于任何一級行政部門來說,大醫院都是其直系親屬,這種傷害自己利益的做法是沒有人做得出來的。于是縮編病床的選項也便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有人會想到拆分醫院的可能。其實這樣的做法也不現實。對大醫院進行拆分的話,具體的可能無非有兩種,一種是將所有的專業都拆分開來,使大醫院成為幾個小醫院;另一種是將不同的專業劃分出去,最終成為多個不同的??漆t院。對于第一種拆分方法來說,以往的經驗是,起初拆分出來的醫院也許是規模較小的醫院,但由于具有優良的血統,再加上所有醫院都有做大的野心,因此很快人們就會看到這些小醫院茁壯成長,并成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更大規模的醫院。這種做法開始的時候是限制了醫院的發展,實際上卻等于是種下了革命的種子,很快更繁榮的革命事業便遍地開花了。這不是在限制大醫院的發展,而是以一種更為有效的方法刺激醫院的發展。對于第二種拆分方法,有人會給予肯定,認為會讓更專業的技術得到發展,有利于民眾疾病的治療。但是,一加一大于二的道理大家是知道的。當一個綜合醫院的一個科室被分出去成為一家專科醫院的時候,其將來的規模一定會大于一個科室的規模。這不又是在做大醫院嗎?與限制有何相干呢?大醫院越做越大,表面上看病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實際上卻并不一定有很高的效率。效率不高就意味著資源的浪費。在當今這種看病難的現實中,這樣的方法確實值得反思。但是,限制大醫院的規模就能解決問題嗎?問題同樣得不到解決。
如今看病難的根本問題是資源的浪費,大量基層醫院的醫療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這是問題的根本。那么要想徹底解決問題,最基本的方法是充分調動各級醫院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讓所有的醫生都有活干,讓每個患者都能輕易找到合適的醫生,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為了使這樣的設想成為現實,首先必須消除各級醫院和各級醫生之間的等級差異,沒有了差異病人便不會向個別醫院聚集,才能最終實現病人的合理分流,從而徹底解決看病難的難題。如果等級問題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那么不管怎樣折騰大醫院,最終都不會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