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追求土雞蛋,這也讓土雞蛋在市場上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網購平臺上,土雞蛋都能引發人們的購買欲望。然而,由于土雞蛋并無明確的評判標準,即使具備火眼金睛的眼光,也難以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土雞蛋,哪些是概念蛋。
專家指出,各種雞蛋的營養價值并無太大差異。一些高價位的雞蛋,如“概念蛋”、“安全蛋”、“寶貝蛋”、“營養蛋”和“無公害蛋”,在市場上搶手熱銷。近期,記者在蘭州多家超市調查發現,普通鮮雞蛋在超市已經難覓蹤影,貨架上姓“土”的雞蛋種類逐漸增多。這些土雞蛋,有的號稱回歸自然香,有的號稱產蛋雞用綠色玉米大豆喂養,有的號稱全在草地放養,有的號稱產蛋雞從不吃飼料。
說到價格,一枚“概念蛋”的價格已經超過一塊,而40枚裝的“寶貝蛋”售價高達38元,40枚裝的“營養蛋”售價為40元,40枚裝的“精品營養蛋”售價為48元,45枚裝的“無公害蛋”售價為55元。平均計算,一枚“概念蛋”一塊多錢,價格是普通雞蛋的兩倍。
記者在超市里觀察了10分鐘,就有4名顧客上前購買。雖然價格不低,但銷量不小。淘寶首頁輸入“土雞蛋”,立刻出現1463件相關商品。這些土雞蛋,既有農家散養雞、草地散養雞、森林散養雞等,也有許多商家打出“綠色”、“健康”的旗號,吸引消費者購買。
相比超市而言,這里的土雞蛋價位只高不低,平均1.5元/枚。一些市民表示,雖然他們分不清各類雞蛋的稱呼,但出于對綠色食品的信任,仍舊花比普通雞蛋貴2倍的價格購買這類土雞蛋。不過,也有人表示質疑,汪女士表示:“現在市場上到處都是‘土雞蛋’,究竟有幾個是真的呢?”
蘭州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劉輝副教授表示,由于飼料比例配制方面的差異與圈養方式的不同,才有了土雞、土雞蛋之說。究其根本,“土”只是商家賺錢的一個噱頭。不論是土雞蛋還是洋雞蛋,其營養成分均大同小異,所含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等差別并不大。市民更愿意選擇價格較高的土雞蛋,其實是在尋求一種心理安慰。
總之,土雞蛋市場的繁榮,既有市場需求的推動,也有商家策略的運作。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以免受到不良商家和不實宣傳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