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近年來,我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關于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對葛蘭素史克(GSK)等公司反向支付行為予以處罰的消息。這一事件表明,2021年5月10日,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對葛蘭素史克等公司反向支付行為進行了處罰。
根據判決結果,CMA判決維持CMA對GSK和部分仿制藥供應商違反競爭法的認定,在CMA原來確定的罰款金額基礎上減少了2710萬英鎊至222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01億元)。此外,還有其他企業,如默克和雅萊,分別被罰款389.41萬英鎊(約合3533.89萬元)和102.85萬英鎊(約合933.3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事件涉及到專利訴訟問題,具體涉及到的是帕羅西汀這款緩解抑郁癥的藥物。帕羅西汀于1991年上市,1992年12月獲得FDA批準,商品名為Paxil。在國內,該藥于1995年上市,商品名為賽樂特。
GSK等公司之所以采取反向支付行為,是為了保證帕羅西汀的高價位及市場占有率。在2001年至2004年間,GSK向多家仿制藥供應商支付了共計5000萬英鎊,進而要求競爭對手推遲進入帕羅西汀市場的時間。然而,隨著該藥專利在2004年到期,仿制藥開始參與競爭,導致帕羅西汀全球銷售額下降了39%,僅有19億美元。
專利藥在專利保護期內享受市場獨占性,價格可以完全由制藥商決定,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也由制藥商壟斷。仿制藥廠的進入,給藥價帶來實質的影響,使得市場從壟斷轉向基于價格的競爭。然而,仿制藥的研發投資要遠遠低于原研藥,其參與市場競爭的藥價也處于一個較低水平,因此更具有競爭優勢。
面對專利到期,原研藥商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策略應對利潤滑坡壓力。其中,使用“延遲費”與仿制藥商私下和解是其中一種手段。除了GSK,其他企業如輝瑞也采取了這項措施。輝瑞通過推遲Humira生物類似藥進入美國市場的時間,以提高旗下藥物Humira的價格來保障該藥的壟斷地位。這一行為在美國國會也引起了調查。
資產收購是原研藥商應對專利到期問題的另一種手段。這包括直接將敵軍收入麾下和通過擴充產品管線彌補缺失。輝瑞在2009年以680億美元收購了惠氏,目的就是加強其銷售渠道布局,避免收入受專利懸崖的沖擊。然而,輝瑞通過這項收購行動,獲得惠氏生產的疫苗Prevnar,以及一些不受仿制藥威脅的產品。通過壓縮銷售和營銷隊伍,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的營運成本。輝瑞還通過收購新藥公司以獲取有價值的產品,大幅縮短新藥投資周期。
然而,隨著近年來新靶點、新的治療方式不斷涌現,研發回報率低的小型藥企逐漸成為主流。原研藥商為了獲取有價值的新藥,紛紛選擇收購。然而,這種模式下瘋狂圈錢的企業自主研發實力將如何維護?這些問題亟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