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2019年,復仇者約翰遜想怎么走?
1月22日,強生公布2018年業績,總營收815.82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6.7%。R&D投資總額為107.75億美元,收入占比13.2%,較2017年增長1.7%。
從營收的業務構成來看,醫藥業務板塊貢獻了407.34億美元(12.4%,去年同期為363億美元),仍是強生保持業績增長的最大動力;消費品和醫療器械業務板塊收入分別為138.53億美元(1.8%,去年同期為136億美元)和269.94億美元(1.5%,去年同期為266億美元)。
在強生的醫療器械業務中,手術器械和骨科器械的收入占主要部分。兩家公司的年營業收入都超過80億美元。
進入2019,進擊的中國市場
逆水行舟,只有不斷輸血才能穩固江湖地位。
從營收的地域分布來看,亞太(中國)和非洲是強生2018年業績增長最快的地方,增幅為10.5%,其次是歐洲,增幅為9.5%。中國是強生公司全球增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強生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顯而易見。
自2006年以來,強生醫療一直在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投資布局蘇州工業園區,率先成立了強生蘇州骨科醫療設備廠。
2011年,強生醫療亞太R&D中心開業。
2019年1月23日,投資1.8億美元新建的愛康新工廠在蘇州工業園區落成,預計年底正式投產。
不難看出,強生近幾年在中國的布局更加側重于醫療器械。這不僅是因為醫療器械和診斷已經成為強生在中國發展最快的部門,更是因為它抓住了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機遇。畢竟,老年人口的高消費、高治療成本和長期治療導致了老齡化下老年人口對衛生資源的消耗放大。資料顯示,老年人消耗的醫療衛生資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
過去一年,強生不斷整合醫療器械業務板塊,逐步出售診斷、糖尿病等業務板塊,將醫療器械的重心轉移到骨科。
愛惜康新廠亮點:
兩條產品線:新工廠占地14776平方米。是強生醫療愛喜康在中國首家擁有吻合器和手術縫合線兩條產品線的工廠。
技術先進:擁有世界先進的環氧乙烷滅菌生產線及相關技術,生產和包裝潔凈室,質量控制實驗室和微生物實驗室等。
高品質產品:能夠生產強生領先的專利手術設備,包括內鏡吻合器、直線吻合器和全球首款帶三氯生涂層的愛喜康抗菌加可吸收手術縫合線。
珍視康蘇州的新產能被視為強生醫療加速其供應鏈在中國布局的重要里程碑。
進入2019,強生的野心——4.0手術
2019年,百年強生沒有停止進軍。過去一年,強生不斷整合醫療器械業務板塊,逐步出售診斷、糖尿病等業務板塊,將醫療器械的重心轉移到骨科。
強生認為下一個時代是4.0手術——數字手術。它開發了一個平臺,將現場成像和可視化與儀器集成在一個系統中,并使用算法來幫助醫生做出決策。(開放手術是1.0手術,微創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是2.0手術,機器人手術是3.0手術。)
從2017年開始,強生開始了醫療器械公司的一輪“掃貨”,為其在骨科領域的“霸權”儲備彈藥。
2017年4月,強生收購了愛爾蘭醫療器械公司Neuravi及其神經和血管治療技術的產品組合。
2017年7月,強生收購脊柱手術公司Sentio,正式進軍微創I新領域
2019年1月,據彭博新聞報道,消息人士透露,強生正尋求以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uris Health (Auris),以獲得其尖端的手術機器人技術。畢竟目前的機器人醫療市場,大部分都被直覺外科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占據。強生無所畏懼,一心想超越它。
強生的并購足以顯示其對醫療器械業務的調整,這無疑將改變全球醫療器械競爭格局。
正如強生(中國)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總裁兼董事局主席宋對經濟觀察報記者所說:強生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在過去的130年里,已經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強生要想在下一個100年繼續成為偉大的企業,就必須成為中國公司。
也許,強生的“器械”兄弟奪回了主戰場,也許在中國,驚喜項目,也許骨科。
這既是危機,也是機遇。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誠然,這是一頭大象,但也是進步的標桿。
跨國醫療公司已經成為中國醫療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它們也帶來了技術轉移和技術溢出效應,從而帶動了中國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促進了產業升級!
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