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歷史悠久,應該在飼料替代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陳光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盧慶國在兩會提案中建議,加快中藥材、天然植物提取物進入飼料破傷風新品種的審批。
案由:
2019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第194號公告,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以外的所有促生長藥物飼料添加劑;自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促生長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商品飼料(中藥除外)。
飼喂破傷風是一個系統工程,中藥等天然植物來源的產品在飼喂破傷風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我國目前已將117種植物(中藥材)及其粗提物列入《飼料原料目錄》。
農業農村部2019年226號、227號公告進一步規范了新飼料添加劑審批工作,明確了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審批咨詢服務機制,為加快新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上市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飼料新品種審批滯后的問題依然突出。
目前,仍然有許多中草藥和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喂養破傷風方面有顯著效果,因為它們不在《飼料原料目錄》或《飼料添加劑目錄》。按照目前的新品種申報流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所以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申請。
目前,禁止抗飼料迫在眉睫,但在行業內,尤其是在大量中小型飼料和養殖企業中,缺乏成熟的抗飼料解決方案。如果不能迅速找到耐藥性的解決方法,將對水產養殖業造成致命打擊,導致耐藥性禁止政策難以落實。
建議
1.建議農業農村部對以《飼料原料目錄》天然植物為原料注冊的新飼料添加劑制定簡化規則,加快審批速度。對已批準用于食品或保健食品或列入《飼料原料目錄》的品種,在飼料中使用是安全的,應減免申報所需的安全性評價材料。
2.建議農業農村部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中藥等天然植物來源的飼料疫苗產品開發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推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