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海醫藥宣布收購外資醫藥流通同行康得樂。因為是大公司之間的商業交易,所以詳細披露了交易的細節和過程。但是,如果你深入思考,還是可以發現更多有趣的點。我簡單列舉了10個有趣的點,有些基本有答案,有些只是猜測。期待互相學習。
1.吃藥買康迪樂花了多少錢?
答案是12億美元,流通的5.57億美元只是現金支付,不算醫藥,醫藥承擔了康得樂6億多美元的債務。
2.吃藥買康泰樂劃算嗎?
不劃算。讓我們打開數據。上海醫藥花了12億美元買下了康德樂在中國的分銷業務。康迪樂年銷售額260億左右,利潤只有2.12億。按照股市估值,吃藥市盈率20倍,買康得樂市盈率40多倍。考慮到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要比未上市公司高1-2倍,吃藥可以說是很貴了,貴了再買顯然是志在必得。
大企業之間的并購不能只算近賬。并購后,用藥收入將超過華潤醫藥,成為中國流通。對于三甲流通中唯一一家非央企的用藥來說,這一針強心針來得正是時候,所以我們不計較短期得失。
3.你吃藥的時候到底在康得樂買了什么?
康得樂中國的主要資產其實是一堆國外公司進口藥品的全國經銷協議,近15萬平米的倉儲空間,30多家百白破藥店。
上海醫藥也獲得了很多進口藥的獨家經銷權,基本上是國內最大的進口藥經銷商,這是好事。不好的是,兩票制之后,國外公司為了保證全國范圍的覆蓋,都在淡化全國總經銷的地位,試圖擴大區域一級商戶的數量或者干脆注冊一家貿易公司搞總經銷。所以康得樂本身的進口代理業務含金量在下降,未來還能續簽多少總代理協議還不好說。況且國外公司給渠道的利潤空間往往很低,流通企業必須尋找機會從衍生業務中賺錢。
康得樂流通業務利潤低。除了外企成本較高,很可能是因為其業務以分配為主,醫院的純銷售不足。兩票制之后,醫院純銷售的價值更大,這也是康得樂資產的一個短板。
DTP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概念,尤其是醫藥分開和藥品零差價政策之后。很多自費、輔助、高價藥品都被醫院拒收。DTP可以跳過醫院藥房,直接賣給患者,自然受到追捧。作為基礎,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公司于2015年推出了上海醫藥云健康平臺,聚焦醫院處方外流。現在接手了康得樂30家DTP藥店,一下子拿下了DTP業務第一,戰略意義重大。但是我沒有百白破藥店和康得樂百白破藥店的分布信息。如果他們之間在同城網店的重復次數多了,商業意義就少了。因為DTP藥店可以送藥上門,輻射范圍比傳統藥店大很多。
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中心位于華東地區。說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商業企業有點假。它迫切需要的是其在南部和中西部的業務。而且康得樂1/3的業務也在華東,布局有點重復。
我認為存儲空間價值有限,因為高價值的制藥設備不占面積,不是核心優勢。
4.兩家公司合并對醫藥流通行業有什么影響?
除了幫助藥品成為流通中的第二,加強全國分銷,它
但是現在體積顯然比質量更重要。國藥控股和華潤都在準備巨額現金。接下來不排除排名10-20的商業公司被他們收購。畢竟美國排名前三的醫藥流通企業占了百分之九十七的市場份額,而中國排名前三的企業只占了不到百分之四十。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的利潤率一般只有1-2%,利潤是省下來的。規模越大,成本越低。中等規模的商業公司很快將無法應對同行的市場壓力和資本誘惑。
總之,藥是可以買的,國控、華潤、廣藥、九州通都會買!買!買!畢竟你自己的內生增長太慢了。
5.吃藥整合康多樂會順利嗎?
上海醫藥是典型的國企模式,但比較洋氣,員工3萬多人,業務涵蓋中西醫藥行業、商業、零售藥店和互聯網等。而坎特勒是一家美國公司。以上藥品劑量可容納康得樂2500名員工。雖然兩家公司在文化、業務體系、管理方式上有很大差異,部分人員流動在短期內并不意外,但要珍惜花大價錢買藥換來的資產和員工。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康泰樂仍然保留了在中國的CORDIS業務和最近收購的美敦力患者康復業務。上海醫藥自然希望在這些業務上繼續與康泰樂合作,這樣兩家公司就不會在貨款和貨物支付后失去聯系。未來無論是國內的分銷創新,還是國外的業務,都可以借助康得樂的力量。
6.康得樂為什么決定出售?
不僅僅是兩票制。康得樂雖然在2011年收購了永裕醫藥進入中國,但其主要商業模式并不像美國總部,更像是國家控股的醫藥。20億在全國流通企業中只能排第8位。兩票制后不進則退,如果不能覆蓋全國,自然會被上游廠商拋棄。另外利潤微薄,前途渺茫。美國總部應該給別人玩!
7.如果時間回到2011年,康得樂會做什么?
2011年,坎特勒以4.7億美元收購了永裕。6年后,售價上漲了255%。雖然沒有跑贏中國樓市,但是跑贏了中國股市,所以是安全逃離。當時康得樂還躊躇滿志,CEO聲稱要繼續收購。畢竟,中國醫藥市場的增長速度和小型分散的分銷行業在國際醫藥分銷巨頭眼中都是機會。
我不知道康得樂為什么沒有在中國努力,也不知道它在美國引以為傲的骨科、心血管和創傷護理、核醫學、遠程藥房管理等創新服務為什么沒有在中國落地。在國內,論醫院關系、繳費年限、分配能力,康得樂都不是土狼的對手。
8.華潤為什么不入市漲價?
中藥體量遠超老二,之前收購的很多分子公司也不好消化,對康得樂興趣不大是必然的。但是,華潤就不一樣了。它不能不知道上海醫藥對康得樂感興趣,上海醫藥M&A將成為第二個孩子。但是華潤為什么不來搶呢?據說它也考慮過收購Condylor,但從公開信息來看,它并沒有積極回應價格。按理說也應該提價讓藥更有血性。
9.跟上毒品競爭的買家都是些什么人?
不過有個私募基金叫方圓資本,緊跟醫藥,競購康得樂。為什么私募股權公司有興趣收購商業公司?我看了一下方圓資本的老板叫呂,是原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科苑新海,有道理。
10.為什么順豐和JD.COM不考慮收購?
你沒想到會有這兩個潛在買家吧?事實上,順豐和JD.COM對藥品流通早有興趣,兩家都有藥品流通牌照。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