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6/研發NEWS】傅宏翰林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開始三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肺癌的新型納米粒子已成功進入下一階段臨床前試驗;新的兒童輪狀病毒疫苗獲得批準.
我們關注醫藥研發的最新動態,為R&D人員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參考。(點擊標題,可閱讀原文)
復宏漢霖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啟動III期臨床
復星醫藥4月15日發布公告稱,復星醫藥子公司富泓翰林研發的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物HLX-04完成臨床I期試驗,近日啟動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III期試驗。
300美元治愈丙肝?DNDI和Pharco公司發布最新成果
非營利組織DNDi和Pharco Pharma正在開發一種新的、負擔得起的丙肝聯合療法,該聯合療法由Gilead的丙肝藥物Sovaldi和另一種丙肝藥物ravidasvir組成。根據最近發表的II/III期臨床研究的最新數據,這種聯合療法可以非常有效地治愈丙肝,包括傳統上難以治療的丙肝病例。
新型兒童輪狀病毒疫苗獲批
4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完成了默沙東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在國內上市的行政審批,目前處于做藥品合格證的狀態。該疫苗目前仍被志飛生物制劑用于預防兒童輪狀病毒腹瀉,預計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國正式上市銷售。
中國團隊首次提出“納米催化醫學”新概念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石建林研究員和陳郁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綜述論文,首次提出了“納米催化醫學”的新概念。
治療肺癌的新型納米顆粒順利進入臨床前試驗的下一階段
最近,托馬斯杰斐遜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納米粒子療法已經成功通過了下一階段的臨床前試驗。
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未經過熒光標記的細胞
熒光標記細胞的顯微照片無疑是美麗的,但它們需要侵入性的,有時是破壞性的實驗程序才能使它們發出熒光。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避免這種干擾,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谷歌公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計算機程序,可以區分不同的細胞類型,并識別亞細胞結構等特征。
特殊的癌癥蛋白有望幫助拓展癌癥療法
休斯頓霍華德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垂體瘤中的一種新型蛋白質突變,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找到開發抗癌藥物的新靶點。名為Gs的g蛋白可以啟動細胞內的信息傳遞,但單個突變往往會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改變Gs蛋白的活性。這種蛋白質的分子“斷路器”實際上可以開啟它的活性。
服用抗菌藥增加心血管死亡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抗菌藥物的老年女性死亡風險明顯增加,尤其是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了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