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1日 / 醫藥資訊一覽】四川推進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明生物投資6000萬美元在美國新建生產基地;九州藥業罰款停產整改,擊中“環保槍口”;中國首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仿制藥卡巴拉汀獲批上市……每日新鮮醫藥動態,速讀社與你一起關注!(點擊標題,可獲取原文)
Part 1 政策簡報
推進四川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
6月10日,四川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意見(試行)》,對從事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的企業從政策法規、倉庫設置條件、辦理流程、委托與托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新華網)
Part 2 上市公司
明生物投資6000萬美元在美國建立新的生產基地。
明生物今日宣布,公司計劃投資6000萬美元(約合3.8億人民幣),在美國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新建現代生物制藥臨床樣品及商業化生產基地。(藥明康德)
天士力與EA Pharmaceutical Japan簽署協議,引入創新藥物AJT240。
6月11日,天士力發布公告稱,近日與日本EA制藥株式會社簽署《許可協議》,引進鈣敏感受體變構調節劑,用于血液透析引起的腎功能晚期和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SHPT)患者的治療藥物。(新浪醫學新聞)
在拿下夏爾腫瘤部門后,法國制藥巨頭施維雅擴大了在美國的業務。
法國制藥巨頭施維雅宣布將在美國肯德爾廣場設立創新業務。目前,Servier通過與哈佛大學和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術合作,在美國開展了少量業務。此外,法國巨頭也通過與美國生物醫藥公司合作,成立LabCentral accelerator開展業務。
九州制藥公司停產整頓的罰款擊中了“環保槍口”
近日,浙江九洲藥業有限公司下屬的江蘇瑞科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大豐港石化新材料產業園管理辦公室的相關文件,要求江蘇瑞科暫時停產整改。(新浪醫學新聞)
譽衡藥業擬重組重大資產收購合肥天脈拓展糖尿病管道。
6月10日,哈爾濱宇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合肥生命科技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署《重大資產重組意向性協議》收購合肥天脈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不低于35%的可轉讓無負擔股權(新浪醫學訊)
柯華生物5.54億控股加速分子診斷布局。
近日,柯華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以現金方式向目標公司合計投資5.54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取得Xi安天龍和蘇州天隆62%的股權。(新浪醫學新聞)
美敦力與百洋智能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6月11日,百洋制藥集團旗下百洋智能科技與醫科大學聯合宣布,就腫瘤學沃森(Watson for Oncology)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醫學人工智能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干線網絡)
Part 3 藥聞醫訊
中國首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仿制藥卡巴拉汀獲批上市。
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卡巴拉汀酒石酸氫鹽膠囊藥品注冊批件,這意味著抗老年癡呆癥藥物卡巴拉汀的國內首個仿制藥即將正式上市。(新浪醫學新聞)
復星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開始臨床三期試驗
近日,由上海復星醫藥旗下上海傅宏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傅宏翰林)研發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生物類似物,原名重組人鼠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用于啟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適應癥的臨床III期試驗。(新浪醫學新聞)
新型綠葉抗抑郁藥LY03005在中國開始三期臨床試驗。
綠葉制藥宣布LY03005在國內啟動三期臨床試驗。LY03005是基于一種新的化合物平臺開發的中樞神經系統產品。本品為獨家鹽酸安舒發新產品,制成緩釋片劑
RTTNews近日指出,本月有9種藥物將在美國滿足重要的監管審查決定,其中的亮點包括:備受業界關注的大麻素藥物Epidiolex、默沙東用于宮頸癌的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和Array公司的靶向組合藥物COMBO450。(新浪醫學新聞)
科學:抗瘧疾抗體相互作用,增強人體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了瘧原蟲抗性抗體的一個以前未被注意到的特征:它們可以相互合作,從而更強地與瘧原蟲結合,從而增強免疫反應。這些結果有望使人們開發出更有效的疫苗來阻止這種疾病。(生物谷)
盤點:中國藥物研發最受關注的20個目標
隨著國力的不斷提升,藥物研發領域正在追趕全球前沿。通過搜索給藥數據-靶點信息數據庫,“中國一類”研發的前20個最熱靶點分別是免疫刺激劑、EGFR、VEGFR3、HER2、PD-1、GLP1R、VEGF、DPP4、c-Met/HGFR、微管蛋白、IFNAR、PDGFR-、fgfr、PD-L1等等。(杜堯)
摩東、BMS、羅氏PD-1/L1藥物對比分析
莫東的I-O之星Keytruda在ASCO2018有著驚人的數據。幾乎所有人都認為Keytruda在肺癌免疫治療領域搶占了寶座。競爭對手似乎不同意這一點。(醫療魔方數據)
2018年全球藥品市場評估及未來展望:孤兒藥當道
根據evaluate發布的最新年度行業報告《2018年藥品市場評估概覽及2024年展望》,預計未來幾年,醫療和醫藥市場的罕見病藥物仍將是全球醫藥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新浪醫學新聞)
《柳葉刀》:免疫學評分可以準確預測哪些結腸癌患者容易復發。
055-79000最近發表了一篇重要的論文報告。歐美醫學科學家團隊證實,免疫學評分可以更有效、更準確地預測結腸癌的疾病進展風險。免疫學評分表明,復發風險高的患者術后可輔助強化治療,并能有較好的獲益。(漸康新視野)
科學家花35年時間解開罕見的“家族血統之謎”
最近,挪威科技大學臨床和分子醫學系的教授安德斯瓦格和安德斯孫丹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解開了罕見的‘家族血統之謎’。(生物探索)
新加坡有望將線粒體替代療法“合法化”
6月6日,科學新聞版塊發表文章,透露新加坡有望給“三親嬰兒”開綠燈。這意味著新加坡將成為繼英國之后第二個將這項輔助生殖技術“合法化”的國家。(生物探索)
中法研究發現了一種“一舉兩得”的抗癌方法。
中國和法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用小氣泡“堵塞”腫瘤周圍的血管,不僅可以切斷其營養供應,還有助于控制藥物釋放范圍,對于癌癥和腫瘤的治療可以一舉兩得。(新華網)
發改委:搭建生物醫藥合同研發和生產服務平臺。
發改委(NDRC):生物醫藥合同R&D及生產服務平臺建設6月11日,NDRC發布關于組織實施生物醫藥合同及生產服務平臺建設的通知。通過專項實施,有效支持創新藥物R&D和產業化,力爭實現每年為100個以上新藥研發提供服務的能力。(新浪醫學新聞)
所有醫療人都關注了,總理也強調了信用體系建設。
近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再次強調,要加快建立黑名單制度,強化信用約束,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信用經濟環境。“讓失信者在全社會游走。”同時強調,要加快民生重點領域網絡信用體系建設,用好“互聯網”平臺,包括“互聯網+醫療衛生”、“互聯網+教育”,進一步增進人民福祉。(網絡藍)
對安徽省929名毒販進行了調查
6月7日,安徽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示了2018年5月藥品流通監督檢查信息。近日,安徽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其18個市(縣)局對藥品零售企業、藥品批發企業、醫療機構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網站進行了監督檢查。其中,查處藥品零售批發企業929家。(醫學觀察家網)
甘肅公布30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名單。
近日,甘肅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質量公告(2018年第62號)。本次檢驗,30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醫學觀察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