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瑞英,中康研究所
近年來,由于政策、居民健康意識、城市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中國的藥品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零售藥店市場作為離居民最近的藥品銷售渠道,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市場規模增速高于整個終端市場,年銷售額超過10億的單品數量在短短四年內幾乎翻了一番.具體變化見下文。
2017零售藥店藥品增速將達8.8%
近十年來,我國六大終端藥品市場增速同比一直在下降,尤其是2014年以來,下降幅度有所加大。預計2017年增速僅為5.8%。另一方面,零售藥店,2015年以來,藥品市場同比增速高于所有終端。預計2017年零售藥店藥品增速將達到8.8%。
圖1近十年終端市場總規模和零售終端市場規模增長率對比。
哪些品類是藥店的寵兒?
與零售藥店2008-2016年11.3%的整體CAGR(復合年增長率)相比,12個藥品類別的CAGR高于藥店的市場平均水平,其中增長最快的前五個類別分別是滋補養生類藥品、鎮痛解熱類、抗炎類、抗風濕抗痛風類藥品、風濕骨傷類中成藥、泌尿補腎類藥品、心腦血管類藥品。
從市場份額來看,感冒藥仍然占據首位,市場份額為7.8%,其次是心腦血管藥,市場份額為7.1%。單一品類市場占有率高于5%的有胃腸藥(5.6%)、泌尿補腎藥(5.0%)、降壓藥(5.0%)。
從下面的氣泡圖可以看出,零售藥店中比較突出的“明星品類”是滋補保健類、泌尿補腎類、心腦血管類、降壓藥類。這些品類都處于成長期,在零售終端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圖2 2016年零售藥店暢銷品類市場份額及復合增長率
注:氣泡大小表示該類別的市場規模。
哪些單品在藥店獨占鰲頭?
零售終端的市場規模繼續穩步擴大,相應的,暢銷品種也在增加。2012年零售市場單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有28款,2016年增加到48款。具體列表見下表:
表1 2012年和2016年零售藥店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品種對比
注:紅色為較2012年新增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品種。
哪些因素是助推藥店發展的動力?
相比其他終端,零售藥店市場增速處于較高水平。從零售終端的暢銷品類和品種上,我們不難看出推動藥店發展的因素。具體來說:
一是居民自我保健意識增強,“防病”觀念逐步養成。
二是人口結構在變化,老齡化程度在提高,對慢性病相關類別的需求在增加。
三是藥店不斷全面提升專業藥房服務能力,提高承接處方外流能力。
第四,藥店銷售渠道便捷性強,吸引新特藥公司青睞DTP藥店。
以上因素對零售藥店終端的影響路徑,后面會有專門文章分析,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