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人們身體的營養需求也發生著變化。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和美國《健康》分別邀來英國營養師協會發言人波特、營養學家辛特博士,綜合多項研究,總結出一生的好食譜。本期,我們結合兩國報道,請來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對此加以評點,為大家送上最適合中國人的一生健康好食譜。
20歲每天喝奶骨頭壯
20多歲是身體狀態****的年齡段。很多人愛由著性子來:大吃大喝、三餐不規律、睡得很晚、迷戀垃圾食品。
常喝奶:20多歲,是強壯骨質的最后機會,以后就只能努力保持這個水平,或者“吃老本”了。成人每天應該攝入800毫克鈣,如果懷孕或哺乳時則要1000毫克。不過,一次性補鈣太多也不好,因為人體一次最多只能吸收500毫克鈣。應每天分次攝入牛奶、酸奶、奶酪等高鈣食物。同時少喝碳酸飲料,以免影響鈣吸收。
多吃菠菜:為預防胎兒畸形,女性要攝入充足的葉酸。從受孕那刻開始,葉酸就必須要發揮功效。可很多準媽媽都是在懷孕一段時間,發現后才開始補葉酸。所以處于20多歲****生育年齡的女性要隨時補充葉酸。除了菠菜,蘆筍、花生中都有較豐富的葉酸。
少喝酒:酒精飲料熱量高,卻沒什么營養,會讓你的頭發、指甲和皮膚都“出狀況”。此外,酗酒會導致身體內部“增重”,內臟脂肪附著在器官上,增加晚年患心臟病、糖尿病和一些癌癥的風險。
每天吃早餐:這個年齡一定要樹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會讓你接下來的幾十年都受益。堅持每天都吃一頓營養健康的早餐,喝碗粥、吃個雞蛋、****再加點水果。健康的早餐能幫你擁有好身材。
30歲 粗糧堅果護心臟
沒完沒了的加班,嗷嗷待哺的孩子,此年齡段的人沒多少時間考慮膳食營養,而且經常睡眠不足。
多吃粗糧和豆類:選擇血糖指數低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麥面包、柚子、豆類、蘋果等,能幫你保持旺盛精力,對預防糖尿病也有好處。
多吃魚和堅果:這些食物中含豐富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保護心臟。如果你懷孕了,它還能促進嬰兒大腦和眼睛的發育,并減輕產后抑郁。魚類中深海魚為佳,堅果中核桃****。
健康吃零食:這個時候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你很容易吃下許多高鹽、高糖、高脂的零食。時間一長,很可能讓你體重增加,可依然營養缺乏。如果非要吃零食的話,可以選擇一把堅果、一塊燕麥餅、一杯酸奶、一個水果等。同時專家強調,健康吃零食還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對他們今后建立健康的膳食習慣有益。
40歲 吃紅肉擺脫疲勞
無論男女,新陳代謝速度都會比30歲時降低10%。體重不斷增加,同時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風險升高。女性可能會感受到某些絕經后的癥狀,如情緒波動、潮熱、焦慮等。
“彩虹”食物:皮膚逐漸失去光澤和彈性,需要多補充色彩斑斕的果蔬,攝入能滋養肌膚的維生素E、胡蘿卜素和一些必需脂肪酸。
少吃點心:新陳代謝減慢,每天要少攝入20千卡。因此要少吃點心等高熱量食物。
多吃紅肉:女性月經周期變動,容易貧血。嗜睡、萎靡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等都是缺鐵的癥狀。建議每周吃3—4次紅瘦肉,外加充足的蛋類、豆類和全谷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增加鐵的吸收。
大豆: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可以平衡激素水平。研究表明,經常吃豆腐、豆漿的亞洲女性,潮熱癥狀少一些。
50歲 魚和雞蛋補維D
此時,有1/3的人會出現胃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同時,人到了50多歲,曬太陽的機會只有年輕時的30%,更易缺乏維生素D。此時正是心臟病、骨質疏松癥和癌癥的高發期。
多吃燕麥:燕麥和豆類富含可溶性纖維,可以多吃。同時要多吃低脂牛奶和酸奶。
少吃鹽:這個年齡的許多疾病都是高血壓引起的。所以更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同時多吃含鉀多的食物,幫助降低血壓,比如香蕉和芹菜。
1個雞蛋1份魚:從減少癌癥到消除抑郁,補充維生素D能保護每一個細胞。50多歲曬太陽少了,更需要從飲食中補充維生素D。比如金槍魚罐頭、強化維D的牛奶、雞蛋等。
吃點牛肉:胃酸分泌不足,會導致對食物中維生素B12的吸收下降。缺乏這種營養素會讓人虛弱和易怒,同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每天吃塊牛肉、1碗強化谷物片等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12。當然,也可以每天吃片復合維生素。
60歲 少吃香腸能防癌
此時新陳代謝比20歲時降低20%—40%,肥胖成為問題,癌癥風險急劇增加,身體出現老化。
多補益生菌:年紀大了,腸道也老化了,腸內益生菌會減少,消化吸收功能會變差。此時可以多喝一些酸奶。有的乳酸菌飲料也不錯,但必須得選擇“活菌”。另外,有的食物能幫助腸道益生菌生長,平時也可以多吃點,比如豆類、豆漿、蘋果、海藻等。
多喝茶水:衰老使人對口渴不敏感,老人容易缺水而出現疲倦、疼痛,并可能導致膀胱炎、腎病。也可以喝點咖啡,但要少加糖,不加咖啡伴侶,可適當加點低脂奶。
不吃香腸:80%的腸癌發生在60歲以后,少吃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熏肉等。
多吃綠葉菜:許多綠葉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能減少癌癥風險,并控制體重。(劉昂 馮淵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