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精神疾病發病率在15%左右,其中嚴重精神病發病率約為1%—1.5%,而東莞市的精神病人數至少超過1萬人,但全市掛牌的精神科醫師卻不足100人。精神病有360多種癥狀,受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影響,精神病發作比例有上升趨勢,但能夠及時接受治療的病患卻不足20%。
我國精神疾病患者超1億
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4.5億精神健康障礙患者。而我國精神疾病發病率一般在15%左右,其中嚴重精神病發病率約為1%-1.5%。
200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已達1億人以上。精神疾病中,每個人終身患精神分裂癥的概率為1%,雙相情感障礙約為1%,抑郁癥3%-5%,各種疾病加起來,精神疾病人群患病率約為15%-17%。
精神病涵蓋360多種癥狀
“事實上,精神病的早期癥狀同其他疾病一樣,癥狀輕,不典型,往往不為人注意。”東莞市新涌醫院(市心理衛生中心)業務副院長袁丁指出,精神疾病較普遍,涵蓋的范圍有360多種,包括重性精神疾病、輕性精神疾病和普通人出現的心理疾病。
精神病患者的癥狀可表現為:性格改變、頭痛、失眠、情感改變、行為改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經常忘事、工作效率下降、敏感多疑、缺乏自知力等等。”袁丁表示,以上的這些癥狀應該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前后是否有變化,結合當事人的心理背景和當時的處境判斷,及早發現異常的精神癥狀。
病患接受治療比例不足20%
“臨床表明,精神疾病的****率是很高的,很大一部分人都能通過治療得到明顯改善。”袁丁表示,在新涌醫院入院治療的患者中,即使是重性精神疾病,85%以上的患者能通過治療得以控制。
但由于社會對精神疾病知曉率低及存在偏見,導致了很多患者未能及時求診。記者采訪獲悉,全國精神疾病發病率達到15%,在所有發病人群中,接受治療的患者低于兩成,即使是重癥精神疾病患者亦有70%沒有得到規范治療。據相關人士表示,東莞的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比例則更低。
精神科醫師處境尷尬
東莞市新涌醫院是目前是全東莞唯一的精神病醫院,今年4月該院剛剛搬遷至這里,總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住院病人530多人。
但新涌醫院精神科僅有4名醫生,高峰期卻要負責近80個病人,平均每人要負責20名病人;而老人科病區,同樣也只有4名醫生,超過85個病人需要照料,平均每人要負責照顧4名以上的老年精神病人。
“事實上,我們精神科醫師是相當匱乏的。”袁丁直言,精神科職業不受尊重,得不到社會、同行認同,處境尷尬,待遇低,導致從業人員少,難以滿足社會及大眾對精神衛生的需求。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注冊的精神科醫師不足2萬人,每10萬人僅有精神科醫師1.46名,為國際標準的1/4。而東莞注冊的精神科醫師不足100人。
家有精神疾人要勸其就診
從東華醫院心理咨詢科門診的情況來看,中青年患者占70%左右,老年人患者占10%左右,小孩、學生群體占10%左右,其他群體占10%左右。其中,老年人患者有增加的趨勢。
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1日,全省利用信息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并規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283789例,其中,60歲以上老年精神疾病患者41492例,占管理總數的14.6%。但調查顯示僅僅有10%—40%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接受了正規的藥物治療。
在東莞市新涌醫院門診部曾經來過一名60多歲的患者,醫生剛要為其診斷,老人的兒媳婦卻趕來把老人拉走,并當著醫生面勸導老人說,“你來精神病院看病,這叫我們今后怎么做人?”
袁丁認為,社會歧視導致精神疾病患者、家屬不愿公開病情、不愿就醫,延誤治療以致病情加重。因此,她呼吁當發現老人患上精神疾病,須鼓勵前往醫院診治。
測一測
你有無抑郁焦慮
新涌醫院的精神科醫生表示,輕型精神障礙患者的主要表現為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如果有以下癥狀中的三項以上,并且持續時間超過兩周,那患上焦慮癥和抑郁癥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建議****及時診治。
潛在焦慮癥癥狀:
1.老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
2.心情總不好,老是坐不住、站不住;
3.連續一兩個星期都睡不好,感覺白天很累、很疲憊;4.心情不好時,睡不著覺的情況就會加重;
5.身體不舒服,經常感覺胸悶、氣短、腹脹等,但綜合門診又檢查不出來身體有什么問題。
潛在抑郁癥癥狀:
1.沒原因的高興不起來;2.容易發脾氣,而且都是無名火;
3.不僅自己感覺絕望,而且老覺得對不起別人,有一種負罪感;
5.找不到原因的沒有食欲,沒有胃口;
6.有睡眠障礙,而且總是早早醒過來,然后就沒辦法繼續入睡;
7.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總有一種無趣感。 作者:王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