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IAC)在今年5月召開的第十次會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中醫古籍文獻《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今天發布這一信息時透露,評審委員會對兩部文獻的獨創性、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給予極高評價;稱這是中國傳統醫藥典籍文獻進入世界文獻遺產保護工程的重要成果,對中醫藥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義。
王國強指出,繼中國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后,兩部典籍的再次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充分說明國際社會對以《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為代表的中醫藥傳統醫學文化價值和源流的認可和重視。
被稱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一的《黃帝內經》成書已逾兩千多年,是現存最早的醫學巨作。《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編成的百科全書,代表了16世紀以前東亞地區藥物學成就和發展。這兩部典籍先后被翻譯成日、朝、法、德、英等多國文字發行。
據知,此次申報的《黃帝內經》為公元1339年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是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目前由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本草綱目》為1593年金陵胡承龍刊刻的原始木刻本,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由李氏家族自己編纂的版本。(記者 曾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