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每年接受預防接種的人數已超過1000萬人次,且連續14年在外來務工人員中開展麻疹、流腦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累計接種400萬多人次,對維護首都公共衛生安全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今年4月25日是第29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主題“預防接種——孩子的權利,社會的責任”,強調預防接種不僅是家長的責任,更需要政府、家庭和社會各界共同來做好孩子的預防接種工作。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在今天的活動現場表示,回顧北京免疫規劃的發展歷史,正是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才使得北京免疫規劃的各項工作始終站在全國的前列。
據介紹,1978年北京在全國“四苗六病”的基礎上(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北京又將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分別納入了免疫規劃,使得北京成為計劃免疫初期納入免疫規劃疫苗種類最多的省市。在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北京不斷加大免疫規劃工作力度,2008年又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面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的省市。
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556家免疫預防接種門診全部實現了預防接種信息計算機聯網,并為所有適齡兒童提供了異地和預約接種等便民服務措施。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計發送預約接種手機短信三百余萬條,極大地提高了預防接種服務便利性。
他透露,目前北京每年接受預防接種的人數已超過1000萬人次,免疫規劃疫苗各劑次報告接種率保持在99%的高位水平上。通過預防接種,北京市自1985年以來無脊髓灰質炎狀態,自1997年以來無白喉病例;流腦、甲肝等其它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發病率也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北京市通過組織制定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2.7%,20歲以下人群不到1%,為全國最低水平。
他稱,此外,北京還專門針對流動人口提出了“同樣權利,同樣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免疫服務”的服務宗旨,推動流動人群免疫預防接種工作。截止目前,北京市連續16年在學齡前流動兒童中開展強化查漏補種工作,累計補種脊髓灰質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40余萬人次。連續14年在外來務工人員中開展麻疹、流腦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累計接種400萬多人次。
負責人表示,現在全球新發傳染病50多種,我國有28種,疫情依然嚴峻,防控不能放松。做好免疫規劃,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手段。2015年是北京市免疫規劃質量控制年,北京市將在門診規范化、冷鏈監控、接種率監測等方面進一步提升預防接種工作質量,為公眾提供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的免疫接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