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眼科醫師來到上海動物園,為10日晚成功接受白內障摘除術的大熊貓鵬鵬進行了術后首次眼科檢查。鵬鵬術后康復情況良好,角膜稍有水腫但比較清晰透亮,屬于術后正常現象,瞳孔可見,有少量淤血正在吸收中,精神狀態和進食都已逐漸恢復。待眼內淤血完全吸收后,鵬鵬的視力也將有所恢復。
今年5月,上海動物園工作人員發現12歲(相當于人類40歲左右)的鵬鵬雙眼先后出現白色渾濁并逐漸加重,經診斷為白內障。用眼藥水滴眼治療后沒有明顯好轉,鵬鵬的視力障礙日益嚴重,不僅對籠內的障礙物“視而不見”,也只能依靠嗅覺分辨飼養員所喂食物的方位來進食。為此,上海動物園特別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眼科專家對鵬鵬進行會診。經過檢查確診鵬鵬是白內障,且右眼因外傷導致晶體完全脫位,病情極其復雜。
為了“國寶”的眼睛能重見光明,醫院決定為鵬鵬進行眼科手術。在醫院眼科主任盧奕教授的帶領下,多位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組成手術團隊,為醫院歷史上首次為熊貓而做的眼科手術進行了一周的術前準備工作,確定了多套手術方案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并安排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手術顯微鏡、高清手術錄像系統、超聲乳化及玻璃體切割機器等眼科手術設備,克服許多困難將全套設備從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運送至提供手術場地的解放軍上海108醫院,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1月10日晚,在全麻下對鵬鵬的雙眼進行B超、眼壓測試及眼底檢查等眼部檢查后,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主任盧奕教授主刀,成功摘除了鵬鵬右眼內的白內障。由于鵬鵬患有高血壓,眼底視網膜已經存在出血等病變,晶體全脫位導致沒有支撐人工晶體的位置,而且目前并沒有適合熊貓的人工晶體,所以手術中未植入晶體。
據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為本次手術而專門準備的器械和耗材都是一次性使用,并根據鵬鵬術后一兩個月的用藥需要提供了足量的眼藥水。下周一,醫院還會對鵬鵬進行隨訪開展眼部檢查,密切關注其眼部康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