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出口主導的外向型經濟已經不可持續。歐洲財務危機仍在持續,美國深陷財政懸崖,即使我們想要繼續采用過去的出口模式,也沒有多少空間了。因此,我們需要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
首先,我們需要進行產業升級。在國際市場上最賺錢的產業是教育和醫療。目前,教育投入僅占GDP的4%左右,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都希望將孩子培養成成功的人。因此,教育的內需空間非常大。此外,醫療也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產業。醫藥、耗材、醫療器械等在全球都是利潤率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產業。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在這些產業上都是赤字。80%至90%的高檔醫療儀器和設備都依賴進口,藥品進口比例高達70%。這說明,我們需要政府進行投資來提高醫療水平,以滿足國內老百姓的需求。同時,這也將拉動整個經濟的發展,使中國進入正向循環。
其次,我們需要進行消費升級。在這個升級中,消費應該往高端走,對文化、教育和醫療有需求。這方面最大的投資主體應該是政府。老百姓已經承擔了很多這方面的成本。中國老百姓在醫療方面的負擔是世界最高的。下一步,政府應該投資來提高醫療水平,回應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并拉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第三,我們需要改變市場競爭的方式。目前,市場普遍存在價格競爭的現象,各個企業都在追求利潤。然而,這種內卷式的競爭方式已經無法帶來可持續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改變市場競爭的方式,更講究協同合作,組成行會、民間團體,以抱團的方式談判,形成一個拳頭對著國際市場的態勢。
最后,我們需要有相關的制度、政策的安排,來支持這種改變。只有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三者協同,才能更好地推進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