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夏天,人們容易感到口渴。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喝水呢?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指出,夏天喝水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這樣更解渴。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喝冰水,有些人則喜歡喝滾燙的水。還有些人喜歡一口氣喝下一大杯水。然而,專家認為,喝冰水是不合適的,因為攝入冰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導致平滑肌痙攣,可能引起胃腸不適或絞痛甚至是腹瀉。過燙的水也會對食道造成傷害,破壞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誘發食道癌。因此,喝水時最好選擇溫水,既不宜太冷,也不宜太熱。
此外,專家提醒我們,一次性快速大量的“牛飲”容易對身體造成不良的負擔。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飲水時間可早晚各一杯(200毫升),其他日常時間里均勻分布。兒童青少年應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水分攝入量因人而異。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水的總量在2500毫升左右。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身體活動水平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在高溫或身體活動水平增強的條件下,應適量增加。
對于病人,喝水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例如,同是心臟病患者,當患者表現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每天需適當增加水的攝入量,以免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但當患者表現為心臟功能衰竭時,則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病情加劇。另外,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也不宜喝水過多,防止加重腎臟的負擔。
最后,當感冒發燒時,自呼吸道丟失的水分比平時要多,同時因為發燒體溫增高,從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增多,需要適當多補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