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致力于為廣大的農牧民群眾提供高質量、便捷的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今年,該自治區計劃投資2.4646億元,用于建設3073個行政嘎查村衛生室。這些衛生室將為當地居民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保證衛生條件達標。
內蒙古自治區規定,新建和改建嘎查村衛生室的使用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以確保診查室、治療室和藥房三室獨立,并設有取暖設施和衛生廁所。此外,衛生室還需配備必要的醫療設備,并設置醫療垃圾臨時存放設施。衛生室的設計風格要與全區統一,外觀和屋頂顏色也要符合規范。
為保證嘎查村衛生室能夠按時完成建設、投入使用,內蒙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員會建立了嘎查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工程月報制度,每月檢查工程進展情況。同時,盟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與其他相關部門一起,定期對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進行檢查督導,及時研究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每個嘎查村衛生室建設完成后,旗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將牽頭與相關部門逐一組織驗收。年度建設任務完成后,自治區還會進行抽查。對于建設進度緩慢、擅自變更建設規劃、挪用擠占建設資金以及建設質量不合格的衛生室,將逐級追究單位負責人和責任人的責任。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還制定了嚴格的衛生室建設標準,確保新建和改建嘎查村衛生室符合規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要與基層衛生計生服務機構改革有機結合,以提高基層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通過這些舉措,內蒙古自治區將為農牧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