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但與此同時,研發與售后服務水平卻仍然較低。專家建議,醫療器械企業應將重點放在售后服務領域,以提高進口和國內產品競爭力。例如,河南省一家醫院在購買國產彩超機后,使用了一年多,探頭出現問題,無法維修,因此不再購買國產設備。然而,另一家醫院在購買外資品牌彩超機時,為保證核磁共振成像的正常運行,花費了12萬元購買了售后服務。這表明,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在售后服務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中國藥品監督研究會會長王寶亭指出,目前我國自主知識產權醫療器械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高端國產醫療器械的技術質量水平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十年左右。尤其是在售后服務方面,大多數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理念上還停留在擴大生產和銷售方面,對售后服務管理欠缺。廠家不重視維修隊伍建設,導致設備出現問題得不到及時修理。而跨國器械企業產品的售后服務大都到位周密。
一些國產高精數字醫療設備在價格上有優勢,但由于生產廠家只重視設備研發而輕視售后服務和培訓,導致一些醫院不愿采購國產設備。部分大型醫院反映,部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沒有為醫院提供合理的預防性維護計劃,沒有按時進行巡檢、電話詢訪和維護保養,也很少對醫院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如果國產醫療設備生產企業不予重視售后服務,不提前建立完善售后服務隊伍和技術培訓及配套制度,即使有了市場,今后難免遭遇“買得起,用不上”的尷尬局面。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國內企業必須在售后服務上下功夫,搶下這塊蛋糕。
河南原陽縣人民醫院孟慶遠表示,如果國產醫療器械企業能建立高質量的服務隊伍,設立足夠的定點服務機構和專家巡回服務隊,開展設備維護保險業務,加強服務觀念,提高維護技術服務,同時通過開展培訓,加強提高基層醫技人員的操作能力和維護水平,通過網絡服務及時解決設備問題,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將取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由于進口產品在技術上具有較大優勢,一些大型醫院不得不采用部分進口產品。據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市場部產品經理李小龍介紹,多數進口品牌醫療器械的售后服務采取壟斷式服務,存在技術壁壘,維修定價由外方決定,售后服務利潤達50%。
面對日益擴大的市場,國內企業必須在售后服務上下功夫,搶下這塊蛋糕。李小龍認為,售后服務打包模式將是未來國內醫療器械產品與進口產品競爭市場的一大利器。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售后服務集成打包服務模式創新,通過承接維修售后服務,進行資源整合和人員培訓,同時打造技術平臺,為醫院提供綜合服務。該公司已在山東、內蒙古嘗試設備打包服務,在影像、血液透析、消毒、內窺鏡等設備探索服務。
通過政策引導、客戶需求、市場調節,從單純的產品經銷商、貿易商向產品+服務轉型。在售后服務方面,孟慶遠建議,國內醫療器械企業要建立高質量的服務隊伍,設立足夠的定點服務機構和專家巡回服務隊。開展設備維護保險業務,加強服務觀念,提高維護技術服務,使雙方的利益都能得到發揮和維護,同時通過開展培訓,加強提高基層醫技人員的操作能力和維護水平,通過網絡服務及時解決設備問題。
總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在售后服務方面存在較大問題,需要企業加大投入,提高服務水平,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只有建立高質量的服務隊伍,加強服務培訓,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