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盡管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但中國醫藥產業仍保持積極發展勢頭。中國正在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漸進。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孟冬平的說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具潛力、最具投資價值的醫藥市場之一。同時,中國的醫藥產業在創新驅動力下轉型升級,逐步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外貿醫藥的實力與魅力。
孟冬平指出,與其他傳統優勢行業如機電、服裝等相比,在中國,醫藥行業仍是一個具備很強活力的新興產業,前景光明。據中國醫保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醫藥整體外貿情況比較平穩,同比增長8.4%。其中,中藥類產品增長幅度近15%,西藥類進出口同比增長保持9.4%的增長幅度。同時,醫藥類產品的進口增幅達到15%。這表明中國醫藥產業正在實現全球醫藥資源統一配置,這在以往是較為少見的產業現象。
在孟冬平看來,正是依靠轉型升級,中國醫藥產業才能突破“經濟寒流”與“貿易門檻”的限制,實現逆勢增長。各國對醫藥健康產品準入都有著嚴苛的標準。這些“高門檻”一度成為中國醫藥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障礙。為克服這些挑戰,不少中國醫藥企業不斷努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從產品研發、生產、檢驗到物流,多方位、多層面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例如,2013年中國醫藥企業通過歐盟CEP認證的上升了56%,有效證書總數累計達到428份,同時,獲得美國批準的DMP文件的企業數量也在上升,獲批總數累計達到1116份。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申請或正在通過歐美、澳洲等高端質量標準認證。
此外,孟冬平還介紹了一些具體案例。例如,福建仙芝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曉玉表示,幾年前,擺放在廣交會展臺上的靈芝被海外采購商錯認為是“蘑菇”,如今,不少采購商對“中國仙草”已有了較為豐富的體驗經歷和認知。她指出,中國取得了全球十多個質量認證體系的安全證書,這是我們贏得市場認可的技術基礎。這也表明,傳統中醫藥產品是完全有可能與現代市場體系、醫藥保健品認證對接、互動的。
孟冬平還表示,在出口市場布局上,中國醫藥企業正在調整。中國醫藥企業在大洋洲、東盟、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出口穩步增加,僅去年的出口增幅就高達20%。目前,中國政府正在為這些由大變強的醫藥企業加大助推力,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利用政策幫助有集群優勢和實力的品牌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商務部已經建立了十多個醫藥企業轉型升級基地。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中國醫藥產業在創新驅動力下轉型升級,逐步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外貿醫藥的實力與魅力。中國正在由醫藥大國向強國的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