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潛伏期是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到出現癥狀和體征的這段時期。從醫學角度來看,任何疾病的發生都必須經歷一段潛伏期,短則數小時,長則可達數月或數年。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流行性傳染病潛伏期:
1. 登革熱:人們患上登革熱后,一般需要3-14天后才有癥狀。 2. 禽流感: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 3. 流行性腮腺炎:在腮腺腫大前也有14-21天的潛伏期。 4. 狂犬病:貓、狗等寵物會傳播許多傳染病,其中狂犬病的潛伏期短則十天半月,長則一年甚至更長。 5. 貓抓病:貓抓病的潛伏期為7-12天。
惡性腫瘤疾病:
1. 肺癌:在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一,其潛伏期長達10-20年。有人一出生就有,有的沒誘因一輩子不發,有的則只要一點油煙、香煙就會誘發,這和先天基因以及后天飲食居住工作環境有關。 2. 胃癌:發病率排在前三,潛伏期一般為2-3年,長的甚至長達10年。 3. 結直腸癌: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它的癌變非常漫長,基本是5-10年以上。
各類肝炎:
1. 甲型病毒性肝炎:潛伏期為30日左右。 2. 丙型病毒性肝炎:輸血后潛伏期平均為7.8周。 3. 乙型病毒性肝炎:潛伏期一般為3個月左右。
腸胃疾病:
1. 急性胃腸炎:是由于進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引起的胃腸道黏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癥狀主要顯露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燒等,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2. 傷寒: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疾病。傷寒桿菌的潛伏期約為2周。
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1. 細菌性痢疾:潛伏期為一天至兩天。 2. 臨床癥狀多種多樣,通常起病急驟,癥狀表現先是畏寒發熱、惡心嘔吐,然后腹痛腹瀉。
性疾病:
1. 艾滋病病毒:短則一個月以內,長達數十年。 2. 經輸血感染的劑量較大,所以潛伏期較短,而性接觸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劑量較小,潛伏期較長。
疾病潛伏期的長短與感染病毒的種類或者型別、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數量、感染途徑、被感染機體的免疫力以及其他非生理因素等有關。
例如,艾滋病病毒的潛伏期短則一個月以內,長達數十年。一般來說,經輸血感染的劑量較大,所以潛伏期較短,而性接觸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劑量較小,潛伏期較長。還是因為疾病有潛伏期,導致它們在人體多年,悄悄“生長”而無法檢測,然后在條件成熟時被一些偶發因素“觸發”,公開“現身”并快速成長,短時間內讓人措手不及。這意味著,在它們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有很多機會扼殺其繼續發展的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了解疾病的潛伏知識,并盡量避免其“觸發”因素。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過咸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此外,疾病除了在生理上長期受刺激產生病變外,還與生活心理有關,因此都市人一定要學會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