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藥品集中采購的熱議聲中,新一輪藥品采購活動畫上了句號。2月3日,湖南省藥品集中采購管理辦公室在官方網站公示了擬中標結果,共計11296個品規中標。1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藥品集中采購競價藥品進行了第一輪、第二輪報價。然而,由于專家對大部分產品給出的議定價格同比降價20%至30%,引起了投標廠家的強烈反彈。在第二輪報價日(1月28日)上午,超過200家廠家聯名上書“吐槽”。時隔一周,湖南省藥品集中采購管理辦公室發布正式文件,宣布采購工作結束。
據《湖南省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擬中標結果公示》顯示,原研藥、首仿品種受沖擊較小,大部分品種降價幅度約10%至15%,價格優勢明顯的水針劑、中藥注射劑完勝粉針劑。一位來自江蘇某大型藥企的技術骨干認為,湖南藥品招標價格廝殺激烈,導致一些原來強勢的大廠家退出投標,市場份額較小的小廠家則有機會在降價后爭取市場份額。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湖南藥品采購市場將迎來較大洗牌。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相關政策規定下,保障基本藥物生產供應的同時,基本藥物全部納入政府定價范圍,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縣(市、區),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的基本藥物實行零差價銷售。業內預期,隨著國家醫改逐步推進,藥品招標大年將在2015年到來。
在湖南藥品集中采購塵埃落定后,廠家、代理商和各地經銷商為接下來招標領域可能掀起的“大風暴”感到恐慌。廣東一家上市公司董秘認為,藥品招標價格聯動機制決定了游戲規則,強勢企業不愿輕易松口。如果在一個地區表態降價,就意味著產品接下來要面臨持續的降價。
“有些小企業或者單一品種的企業,可能會為了保住市場妥協,但大部分稍有實力的企業難以面對降價。如果生產成本提高、藥價不提反降,對廠家的打擊確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