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自本月起,不再限制具備資質的醫師多點執業的執業地點數量。近期,市衛生計生委發布了《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修訂版)》,并對其進行了解讀。2010年,北京作為試點城市,實施了《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試行)》,并于2011年3月1日起實施。截至2014年6月,本市共有2116名醫師辦理了多點執業注冊,涉及多個專業,如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等。
根據新修訂的《管理辦法》,醫師選擇多點執業醫療機構的數量不再設置上限。在辦理多點執業注冊時,取消向行政部門提交本單位同意證明的要求,體現區分政府監管權與用人單位自主權的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市衛生計生委表示,這些事項屬于用人單位用人自主權范疇,應由用人單位與醫師協商決定。除了進一步為醫師多點執業“松綁”之外,新政還增加了對醫師考核等管理方面的內容。例如,對開展多點執業的醫師增加“按照醫師定期考核管理的相關規定接受各執業地點的定期考核”,“應當向第一執業地點所在醫療機構報告多點執業的有關情況,根據與相關醫療機構簽訂的協議,合理承擔工作任務,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等管理性規定。
此外,市衛生計生委還表示,新政將加強對醫師多點執業的監管,確保醫師在執業過程中遵守職業道德和醫療規范,確保患者的安全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