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寒冷的冬季也就來臨了。冬季對于人體來說,由于新陳代謝相對緩慢,消耗相對減少,身體的免疫能力也就相對減弱,各種疾病也就容易趁虛而入。因此,如何過好冬季,就更需要人們引起注意,養精蓄銳更為重要。基于這樣的認識,每個冬天來臨之時,我都要從各個方面做好準備,具體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起居有規律。冬天晝短夜長,為了能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我一般堅持九點半洗漱,十點左右休息,早晨一般比夏季遲起一點。這樣也符合天地陰陽之規律。在穿著方面特別注意頭部、腰部、雙足的保暖。特別是腳的保暖,在家常穿有后跟的拖鞋,出門常穿加厚襪子,常在晚上燙腳。然后靜下心來搓搓腳心,揉揉腳面,捏捏腳指,這既是運動,也是調養精神。因為人的腳部神經血管較多,一旦受涼,人體抵抗能力就會減弱,人就容易生病,特別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生,老年人更因為動脈硬化,活動量不足,血液流通不暢,雙腳保暖更為重要。
二是飲食當調節。進入冬季,人體各個器官都處于半休眠狀態,運作起來就比較緩慢,這對人的胃腸影響更大。這個時候就更應該注意。所以每到冬天,我在飲食上就堅持少涼多熱,少葷多素,少干多稀,品種搭配,合理進補。比如早晚都有蓮子、黃豆、玉米、小豆、薏米、藜麥粥,每天都有白蘿卜、紅蘿卜、蔥頭、白菜、土豆、南瓜、芹菜等大眾菜,每天堅持有枸杞、核桃、大棗、杏仁和大蒜、大蔥、生姜等溫性食物。肉類也以適當吃點羊肉、牛肉為主。
三是鍛煉應適度。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保健問題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堅持運動的人們也越來越多,盡管人們思想上行動上重視,但鍛煉的方法是否得當也是應該引起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重視。實際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因為方法不當,反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比如冬季依然早起跑步、爬山、打拳、跳舞、練劍等晨練就不是順應天時,缺乏科學性。其實冬季鍛煉,我始終認為早晨就不應該鍛煉了,應該把時間調整到上午十點陽光充足后或下午四點后。而且鍛煉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待身體各部分發熱后再行鍛煉。在運動項目上應該選擇適合老年人的散步、太極拳等慢節奏活動,千萬不要搞運動量大而劇烈的運動,以免受傷,運動也應該以微汗為好。我就堅持每天上午打半小時太極拳,每天下午陽光充足時步行半小時,實踐證明,通過這些運動,我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