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孤獨癥日來臨之際,中國殘聯28日在山東濟南舉行全國孤獨癥服務機構負責人第二次聯席會議。會議提出,相關部門要采取措施加強對孤獨癥社會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更好地服務于孤獨癥人士。
孤獨癥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發育障礙,嚴重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極易造成終身殘疾。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6歲以下兒童精神殘疾患病率為0.11%,約有精神殘疾兒童11萬人,其中孤獨癥是導致兒童精神殘疾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國的孤獨癥社會服務組織中,民辦服務機構發展迅速。但是,由于資金和經驗的嚴重不足,我國民辦孤獨癥服務機構的發展存在種種困難,服務質量良莠不齊,還有部分機構不能合法注冊,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亂象。
今后,中國殘聯等相關部門將加強對民辦孤獨癥服務機構的規范化管理,提升為孤獨癥人士服務的質量。同時,通過搭建起民辦機構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平臺,加大各級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逐步為現有的民辦機構解決資金困難,解決師資待遇和職級問題,支持民辦機構重點開展學前康復訓練和大齡托養康復及庇護性就業服務。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會上指出,各級殘聯要充分發揮殘聯組織聯系殘疾人社會組織的優勢,指導孤獨癥服務機構加強行業自律,給予更多支持和幫助,推動孤獨癥服務事業取得更大進步,造福更多孤獨癥人士。
這次會議通過了孤獨癥服務機構行業自強自律標準,決定啟動為期3年的行業創建活動,形成合力為孤獨癥人士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