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產業互聯網”?
最近在政府、企業、互聯網公司和咨詢公司的語言里,“產業互聯網”這個詞越來越頻繁出現。我并沒有看到被普遍接受、準確一致的定義。例如,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將SaaS、制造業數字化、行業交易平臺等都統稱為“產業互聯網”,而另外一家電商起家的互聯網巨頭,則將電商稱為商業互聯網,將制造業數字化稱為工業互聯網,二者打通、加起來叫“產業互聯網”。
目前國家倡導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因而出現了各地出現越來越多的政府搭臺,技術公司唱戲的“產業平臺經濟”,即某個垂直產業在數字化平臺上運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我見到媒體報道,西南地區一個貧困縣政府支持某科技企業給縣里幾百家工廠安裝了類似于MES系統的簡單SaaS,就說是產業上云、資源共享了,這家MESSaaS公司也立馬獨角獸了。這不就是實現數字共產主義了嘛!
以我自己所在的管理咨詢行業為例,如果有人說要干一個“咨詢產業互聯網”平臺,咨詢顧問都趴在平臺上干活,知識存儲在上面,大數據驅動,幫助顧問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咨詢公司在這個平臺上找客戶、找外包資源、找合作伙伴、找知識資產,而有咨詢需求的企業在這個平臺上對接咨詢資源,無論是咨詢公司還是咨詢個體戶……我一定會說,這個想法是沒干過咨詢生意的外行意淫出來的。
我不看好所謂“產業互聯網”的構想,這個構想有悖于企業運作的基本規律。或者說目前媒體宣傳、企業鼓吹的“產業互聯網”,并不是產業數字化的終極狀態,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這些“產業互聯網”代表了真實可行的商業模式。
企業運作的基本規律是:不斷地創新業務,找尋差異化競爭的獨特性,獨占信息或資源,取得競爭優勢。
基于這樣的判斷,我首先認為,SaaS不是“產業互聯網”的要素,它并不構成企業競爭優勢。SaaS是企業非差異性的能力的數字化供給,例如財務、人力資源的管理數字化,以及銷售、采購等運營支持,甚至是數字化辦公、通訊(例如Zoom)等等,這些職能性、專業性的數字化,都是企業以云服務的方式獲取公共能力,都不構成企業差異化的能力。
其次,“產業平臺經濟”的前車之鑒是2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期在歐美發達國家早炒過一輪的B2B電商,實踐證明B2B電子市場(Marketplace)沒有任何可行的商業模式。二十年前互聯網熱時,B2B電商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擴展價值鏈的數字化運作,例如電子采購、渠道數字化等,這個可以認為是傳統企業核心系統(即ERP)的擴展,而另一類則是建議基于互聯網的交易平臺。
當年的B2B市場,也被稱為“行業垂直電商”,分成幾類——獨立第三方市場、多個企業發起的行業市場(ConsortiaMarketplace)、企業運作的私有市場(Privatemarketplace)等,比較有名的有汽車行業的SupplyOn,Covisint,消費品零售行業的額RetailExchange、Transora,電子元器件和產品制造行業的E2Open,化工行業的ChemConnect等。同時還產生了一些做B2B市場建設的軟件公司,最有名的是CommerceOne、i2、Ariba、SterlingCommerce等。
這些行業垂直電商從2000年風起云涌,到2004年左右就煙消云散了,一些平臺轉型成了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IT公司,另一些平臺干脆就直接破產清算了。那些軟件公司也大多破產,少數靠被大公司收購而存活至今。
當年為了推進B2B,已經解決了很多技術層面的問題,例如歐美國家的企業間數字化互聯早有傳統,在沒有互聯網之前就有EDI以及基于EDI的數據交換標準,從EDI轉化成互聯網,無論是互聯網數據傳輸、交換標準(例如XML及報文格式),還是垂直行業的數據標準,都形成了體系。
后來大家認為B2B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
交易商品很難標準化,所以難以實現數字化的尋源、匹配和交易
B2B交易的重點不是價格,而是價格以外的服務內容、品質標準等,這些過程很難線上化
企業自身信息化水平不高,企業的ERP等業務系統難以和平臺實現連接
平臺的中立性不夠,企業不愿意將涉及到自身機密的關鍵業務交給平臺運作
交易量不足,收入模式單一,不足以支撐平臺運營
十多年過去了,和當年相比,今天即使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有很大發展,企業自身的數字化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以上大多數問題都沒法得到本質性解決——互聯網最大特點是信息透明,而B2B商業最大特點是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這對“產業互聯網”建立商業模式來說,就是最大的悖論。總之,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美,但是誰也找不到商業模式的領域:
第三,現在不少致力于發展“產業互聯網”的企業為了尋找商業模式,都在臆想用戶需求,不僅是我前面講的咨詢行業平臺,例如,某家做洗衣機的企業,構想以衣服為中來建立“產業互聯網”、“用戶生態”,涵蓋了用戶曬衣服的陽臺的數字化,指導衣服購買的時尚搭配的數字化,以致延伸到衣服生產的紡織面料供應鏈、服裝工廠的柔性化生產線改造
是呀,為啥賣雞蛋的,不可以從雞蛋衍生到母雞再延伸到飼料、育種,雞毛還可以制成雞毛撣子,再從炒雞蛋延伸到廚師、餐廳,再延伸到收購藍翔技校,最終建立一個圍繞雞蛋消費者的“產業數字化生態”呢?
中國的社會特性使得總有一些人設想把社會經濟交由計算機控制,用技術手段來連接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去中心化(或者說是隱形的、上帝視角的中心化),從而帶來產業和社會的升級。這事兒不僅dotcom時代歐美資本家在干,蘇聯在七十年代就在干,他們發明計算機就是想用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經濟,今天咱們談的這些“產業互聯網”設想,他們50年年前就想過,這比歐美B2B還要早30年,夢總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要說真有“產業互聯網”,是一個數字化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深得人心的政府只講投入不講自身回報地去干,這事兒我支持;企業去參合,要真能撈到一票也好,就是別自己把自己給忽悠了——當然,也許你們本來也就是想去忽悠政府和投資人。
本文主要內容轉載出自GEORGE陳果,僅供廣大讀者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者權益,請聯系我提供證據,我會予以刪除。
CXO聯盟(CXOunion)是一家聚焦于CIO,CDO,cto,ciso,cfo,coo,chro,cpo,ceo等人群的平臺組織,其中在CIO會議領域的領頭羊,目前舉辦了大量的CIO大會、CIO論壇、CIO活動、CIO會議、CIO峰會、CIO會展。如華東CIO會議、華南cio會議、華北cio會議、中國cio會議、西部CIO會議。在這里,你可以參加大量的IT大會、IT行業會議、IT行業論壇、IT行業會展、數字化論壇、數字化轉型論壇,在這里你可以認識很多的首席信息官、首席數字官、首席財務官、首席技術官、首席人力資源官、首席運營官、首席執行官、IT總監、財務總監、信息總監、運營總監、采購總監、供應鏈總監。
【CXOUNIOn部分社群會員】金鼎鋼鐵CFO、奧克斯CFO、溫氏食品CFO、三房巷CFO、紅豆CFO、盤錦北方瀝青燃料CFO、云天化CFO、永鋒CFO、洛陽欒川鉬業CFO、萬華化學CFO、廣州工業投資控股CFO、雙胞胎CFO、新長江實業CFO、山東海科控股CFO、山東招金CFO、新余鋼鐵CFO、昆明鋼鐵控股CFO、貴州磷化CFO、山東如意時尚投資控股CFO、武安市裕華鋼鐵CFO、立訊精密工業CFO、中天CFO、白銀有色CFO、均勝電子CFO、本鋼CFO、新武安鋼鐵文安鋼鐵CFO、山東京博控股CFO、海王CFO、省川威CFO、旭陽控股CFO、德力西CFO、寧夏天元錳業CFO、遼寧嘉晨控股CFO、福建大東海實業CFO、福建省三鋼CFO、晶科能源CFO、化醫控股公司CFO、華誼公司CFO、信息通信CFO、稻花香CFO、山東太陽控股CFO、新疆特變電工CFO、歐菲光CFO、紅獅控股CFO、唐山港陸鋼鐵CFO、廣州智能裝備產業CFO、湖南博長控股CFO、富冶CFO、瀘州老窖CFO、杉杉控股CFO、恒申控股CFO、隆鑫控股CFO、福建永榮控股CFO、新金鋼鐵CFO、老鳳祥CFO、威高CFO、江淮汽車控股CFO、新鳳祥控股CFO、玖龍環球投資CFO、海大CF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