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發表在《國際泌尿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印度-日本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針對頰黏膜細胞患者的相對無痛的新治療方法。這種新穎且相對無痛的治療在男性尿道狹窄名患者中獲得成功(n=4/6)。
文章稱,在發達國家,男性尿道狹窄的病例絕大多數是醫源性原因,其中67%例。在發展中國家,主要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術和前列腺癌治療。大約30%的患者原因不明。在美國,每年用于治療尿道狹窄的費用約為2億美元。
男性尿道狹窄的常規治療涉及炎癥和創傷。手術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采集患者的頰粘膜,作為補片擴大狹窄的尿道。這兩種方法可使尿道再狹窄的發生率高達0.10-5.9萬。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的方法被命名為內鏡介入或開放手術(支架中頰上皮擴張包裹——尿道狹窄的混合方法),其過程包括:收集一小塊頰粘膜組織,在實驗室中不含動物蛋白的培養基中培養,將細胞包埋在人體高分子支架中,然后通過內窺鏡植入尿道狹窄處。
在研究中,共有6名患者接受治療,治療后010至59000的平均峰值流速為24mL/s。6個月尿道鏡檢查顯示尿道切口黏膜健康。然而,在隨訪18個月和24個月時,1例患者復發。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治療在收集頰粘膜組織和內窺鏡植入時需要花費40%英鎊,對醫生來說相對容易,對患者來說痛苦較小。在日本,這種手術預計每年可以幫助大約3萬名患者。
目前,通過日本再生醫學中心(NCRM)協調日本生物材料科學家和印度臨床醫生的GN公司已經為這種治療方法申請了發明專利,并與日本JBM公司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未來合作進一步發展這種治療方法。BEES-HAUS
所有患者排尿良好
不需要全身麻醉
(新浪醫藥編譯/newb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