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度報告披露工作已經落下帷幕。據統計,一季度有9家藥企凈利潤超過5億元,比去年增加2家,有3家藥企超過10億元,分別是新和成、康美藥業和上海醫藥。其中,新和成以14.94億元取代康美藥業坐上頭把交椅,是唯一一家凈利潤增速超過500%的醫藥公司;康美藥業以14.23億元緊隨其后。白云山凈利潤首次突破5億元,達到9.05億元,而恒瑞藥業毛利率最高,達到86.47%。
表1: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超5億元的醫藥公司
新和成凈利潤10億俱樂部的新晉黑馬
圖1:2016-2018年同季度新業績與業績對比(單位:億元)
近年來,新和成的業績增長迅速。2017年,新和成營業收入62.35億元,同比增長32.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4億元,同比增長41.72%。2018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0.45億元,同比增長14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94億元,同比增長544.56%。根據最新的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預測公司凈利潤約22.27億元-25.20億元,同比增長280%~330%。公司的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因素是:
1.營養品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是新和成的核心業務,2017年為公司帶來43.79億的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70.23%。主導產品維生素A價格大幅上漲,維生素E價格從低位上漲,維生素D3等其他營養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為公司銷售帶來良好的利潤貢獻。隨著蛋氨酸進入量產階段,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將得到提升。
2.香精香料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2017年,香精香料業務實現收入13.34億,占公司總收入的21.39%。香水產品銷量增加,生產滿負荷運行,部分產品工藝優化成本下降,女貞醛等新產品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麥芽酚項目逐步實施,為公司穩定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上海醫藥唯一一家營收超過百億
圖2:2016-2018年同季度上海醫藥業績對比(單位:億元)
2018年一季度,上海醫藥實現營業總收入363.86億元,同比增長9.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2.07%。醫藥工業、醫藥流通和醫藥零售是上海醫藥收入的主要來源。
醫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9.63億元,同比增長30.82%,毛利率59.44%。公司繼續加快R&D創新項目的進度和合作。一季度研發總支出1.74億元,同比增長9.95%;努力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報告期內,共有3個品種申報,近半數產品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醫藥分銷實現營業收入314.47億元,同比增長6.66%,毛利率6.48%。報告期內,公司投資2.3億元收購安徽合肥精誠藥業有限公司51%股權,投資2.19億元收購四川國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10%股權,上述重點股權投資項目的實施深化了公司在四川、安徽、內蒙古、廣東等省重點地市的業務覆蓋。
醫藥零售業務收入14.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
推動其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創新成果的收獲。創新成果的逐步收獲,對公司業績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第二,出口制劑產生收入。公司出口醫藥產品在國外標準化市場的銷售穩步增長,促進了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第三,公司產品結構優化。隨著公司產品結構的調整,多年來抗腫瘤藥物的主導地位逐漸改變。公司以手術麻醉、造影劑、特色輸液為代表的非腫瘤藥物產品在各自治療領域市場逐步擴大,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恒瑞醫藥唯一一家毛利率突破80%
圖4:白云山2016-2018年同季度業績對比(單位:億元)
白云山始終堅持以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積極推進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四大板塊業務發展,著力提升產品質量、運營質量、服務質量和人才質量,著力打造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努力提質增效,實現經營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2017年,白云山實現營業收入209.5億元,同比增長4.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6億元,較去年增長36.71%。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09億元,同比增長30.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5億元,同比增長86.76%。
白云山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長主要由于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加大產品推廣,加快市場渠道下沉,提高渠道營銷率,深耕年貨節市場,推動年貨節市場升級。由此,主打產品王老吉涼茶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同時,報告期內,公司下屬藥品生產企業加大了產品的推廣和營銷力度,市場對流感相關產品的需求使藥品銷量同比增加。第一季度的利潤增長大于收入增長,這主要是由于銷售增長,但固定成本沒有相同幅度的增長。
注:醫藥公司榜單統計自東方財富網醫藥制造行業榜單,時間截至2018年5月15日。如有遺漏,請指正。
原標題:藥企曬一季度“成績單”:這9家公司賺了86億,最賺錢的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