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對于藥物研發,尤其是化學藥物,無論創新還是仿制,最終的申報都離不開CTD數據。曾幾何時,許多藥品R&D注冊人員僅將CTD理解為一個簡單的申請文件格式要求,但事實并非如此。CTD給出的是一種研發思路,更多的是過程控制與終點控制相結合的藥物質量控制理念,更多的是當今廣為人知的QbD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對藥物研究內容和水平的系統性技術要求。
全球環境下的CTD
1989年,為了統一和協調人用藥品注冊技術的差異,歐盟、美國和日本的藥品監管部門可以在多個國家同時申報相同的藥品注冊文件。三方在巴黎召開各國藥品監管當局國際會議,并開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此后,歐洲、美國和日本政府的注冊部門與國際醫藥工業協會聯合會(IFPMA)接觸,討論注冊部門和工業部門聯合主辦國際協調會議的可能性。
1990年4月,由三個注冊部門和工業部門參加的國際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任務,并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導委員會。質量(Q)、安全性(S)和有效性(E)是ICH指導委員會用來制定各種技術要求的三個方面,作為藥品能否獲準上市的依據。為了使新藥申報的形式和內容一致,制定了通用技術文件(CTD),分為CTD、CTD-Q、CTD-S、CTD-E和eCTD。這個統一的文件模板為多國同時申報奠定了基礎,并在不斷的使用中逐步完善。
CTD發展到今天。目前,在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和瑞士等國家,使用CTD注冊格式申報藥物是可選的或強制性的。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注冊機構也采用了CTD申報格式,并根據當地要求進行了修改。例如,ASEANCTD國家(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已經發布了這表明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并接受CTD格式的申請材料。CTD在中國的內容見下文。
表1 ICH M4 CTD的發展
ICH-CTD 全套5個模塊
ICH指導委員會確定的全套注冊文件分為五個模塊。模塊1作為一個單獨的文檔,是特定于地區的,其他四個模塊是CTD格式的文檔,作為國際上通用的書寫注冊文檔的格式。
圖1 CTD文件格式結構圖
ICH-CTD規范了藥品注冊申請的格式和內容,五大模塊相輔相成。從藥物研究到臨床試驗,注冊審評員可以通過一套完整的CTD文件了解藥物研發成功的全過程,為審批藥物上市提供了有力保障。如果一個產品按照ICH的要求進行研發,同時在多個國家申請同一套ICH-CTD注冊文件進行準上市,也就是說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的產品可以在多個國家上市銷售,申請企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我國CTD的發展
從1984年頒布《藥品管理法》開始,就規定要注冊的新藥必須提交。在我國藥品注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藥品注冊文件模式。特別是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不斷優化藥品注冊工作流程和方式,積極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于是,10年后,也就是2010年9月,中國CDE藥物審評中心參考國際通行的技術文件CTD,組織起草了國內化學藥品仿制藥注冊申請的藥學部分的CTD文件格式,包括CTD格式的申請材料提交要求、主要研究信息匯總表、
當時《化學藥品CTD格式申報資料撰寫要求》是2010年發布的,主要適用于《化學藥品CTD格式申報資料撰寫要求》附件2中化學藥品注冊類3、4、5、6的生產注冊申請的藥用部分的申報資料,即CTD格式的模塊2的質量相關概要和模塊3的質量相關文件;注意,當時并沒有涉及1類和2類新藥。
為進一步優化CTD資料的標準化和統一化,2011年7月,CDE發布了《化學藥品資料CTD格式電子文件標準(試行)》,統一了文件字體、字號、行距、頁面設置和文件結構目錄。此外,作為激勵政策,CFDA于2012年9月發布了《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鼓勵首批按中國CTD格式申報的產品享受單獨排隊的優勢,進入優先審查通道。
多年后,當CTD已經逐漸成為藥物試驗的日常工作時,2015年11月,CFDA發布《關于按照CTD格式申報品種單獨按序審評的有關說明》,就原化學藥品注冊分類6的CTD格式申報資料書寫要求修訂稿征求意見。根據近幾年積累的經驗,主要修訂了原料藥和制劑的部分書寫要求,增加了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內容。
2016年3月,CFDA發布了《關于征求化學仿制藥CTD格式申報資料撰寫要求意見的通知》及其解釋,制定了新的化學品注冊分類要求;為支持新的化學藥品注冊和分類方案,同年5月,CFDA頒布了新的化學藥品申報材料試行要求。其中,新藥和仿制藥的藥學資料要求用CTD格式書寫和申報,仿制藥的非臨床和臨床文件也要寫CTD章。本次活動宣告CTD格式文件正式成為化學藥物申報注冊格式,進入CTD發展的里程碑。
我國藥監部門頒布的CTD內容及特點
中國官方發布的化學藥物CTD格式申報資料包括主要研究信息摘要和申報資料正文兩部分,分別對應ICH-CTD模塊2和模塊3的一個章節。
CFDA發布的CTD格式模板2的內容為2.3.P主要研究信息概述,原料藥部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生產信息、特性標識、質量控制、對照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穩定性。制劑部分主要包括劑型與產品組成、產品開發、生產信息、原輔料控制、制劑質量控制、對照品、穩定性等七個章節。其中,與國際CTD模板的不同之處在于,省略了制備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章節,其相關內容在國際CTD模板中是單獨的一節,而我們的CTD模板的內容是在產品開發的章節中描述的。
主要研究信息匯總表中的信息是模塊3.2.p主要部分信息的概述和重要內容提煉,所有內容和數據應與申請材料一致,模塊3或CTD其他部分未涉及的信息、數據或判斷不能寫。如需詳細數據,請參考模塊3.2.p的具體章節名稱,并在每個項目下注明相應申請材料的項目及頁碼。格式,目錄,項目號都寫不出來。主要研究信息匯總表應當系統、全面、有重點,對藥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控性做出客觀、全面的評價。模塊3.2.p包括7章,包含了藥品聲明的全部內容。下載中國CTD的相應模板,見網址:
圖2下載與國家CDE相關的CTD模板
小結
首先,本文更多的是對藥物研發中必須使用的CTD文件的簡單介紹,讓沒有參與過CTD文件撰寫的同仁對此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其次,作者雖然參與了CTD數據的編寫,但更多的是負責API的信息匯總,之前的匯總更多的是數據的重排。最初的研發思路并不是按照CTD格式和QbD理念來設計和實現的。隨著在藥學道路上的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