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6歲的道格拉斯沃特斯出現了嚴重的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癥狀,導致視力難以看清。幾個月后,他成為了用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員開發的干細胞誘導的視覺細胞治療AMD的臨床試驗的一員。
手術前,道格拉斯視力很差,右眼幾乎什么也看不見。手術后,他的視力恢復得很快,他可以看報紙和做一些農活。
這一出色的臨床治療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該雜志描述了將干細胞誘導的工程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移植到患者眼中,從而幫助AMD患者重建光明。結果表明,該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這項研究是再生醫學在臨床治療上的突破。“它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這篇文章的合著者、來自USCB的教授彼得科菲(Peter Coffey)說。
黃斑變性是發達國家50歲以上人群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這種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血管病變,使血液難以進入視網膜中央黃斑區。在這項研究中,作者希望利用干細胞來替換患者眼后側受損的細胞,從而恢復患者的視力。手術總共需要大約1到2個小時。
除了道格拉斯,這次試驗中還有一名60歲的女性患者。手術后12個月內,她和道格拉斯的視力都顯著恢復。之前,他們幾乎不能閱讀,但手術后,他們可以用正常的眼鏡每分鐘閱讀60-80個單詞。
本文來自生物谷。更多信息,請下載生物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