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在漲,又一批藥企撐不住了。讓企業大旗一揮,喊“撤”,這個生意就不做了!
成本上漲,71產品申請撤標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發出通知,約談20家申請撤回投標的藥企。據悉,該應用共有71款產品。
在內蒙古醫療器械集中采購中心公布的信息中,賽博藍找到了20家藥企申請撤標的理由。——大部分公司表示成本上升是撤標的主要原因。成本增加要么是因為工藝改進,要么是一致性評價,原材料和人工成本。
依我拙見,藥企選擇成本因素來表達退標需求,似乎符合業界共識。換句話說,成本上升很可能是行業面臨的問題。
還有公司一句喜字:價格太低無法交易,申請棄標!
打價格戰,只能自食苦果
對于這次面試的結果,內蒙古集中采購中心并沒有給出后續通知。棄標不是小事。既然藥企主動提出這樣的申請,那肯定是綜合考慮后的決定。相信這71款產品退出內蒙古市場已成定局。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很多招標藥品和藥企都在打價格戰。一開始藥企中標還能盈利或者持平。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他們不得不放棄。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是招采分離,量價分離。
存在招標主體脫節、招標不招標、或買方不履約、或承諾采購總額與實際采購額懸殊等問題。他還說,“目前量價采購還沒有真正做到帶量采購,價格和數量無關。”
由此看來,藥企棄標的現象也會出現。藥企打價格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缺乏競爭力,獲得優勢的唯一途徑就是降價。但“以價換標”的方法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甚至到了撤標的時候,一些藥企給出的投訴理由更為特殊:由于產品包裝材料較薄,不適合在嚴寒氣候下運輸和儲存。
附:被約談生產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