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北京市衛計委宣布在朝陽區和海淀區啟動醫療機構電子注冊試點工作。
電子注冊是行政管理部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行業準入服務和管理水平的一種方式。北京市2015年率先啟動醫師電子注冊試點,2017年12月11日啟動護士電子注冊試點。醫療機構電子注冊試點,標志著北京市醫療領域電子注冊管理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醫療機構、醫生、護士三大基礎執業注冊數據庫實現了信息的互聯互通和相互驗證。
預計2018年4月底前,北京將實現全市醫療機構、醫生、護士電子注冊全覆蓋。不難看出,北京推行醫生護士電子注冊,對醫務人員的“發展空間和執業環境”進行了創新和改變。
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北京市努力構建與健康服務業發展相適應的醫療注冊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模式,通過申請人提交護士注冊申請材料、醫療機構網上確認、行政部門網上受理材料、網上受理、網上審批、網上認證、反饋的全流程,開通醫療機構電子化注冊審批服務模式。
據悉,市衛計委已聯動信用/懲戒信息系統,建立信用聯合懲戒機制。醫療機構錄入基本信息,并與衛計委共享。通過系統驗證的醫生、護士,機構辦理業務時無需提交職業資格證書。就護士而言,醫療機構為我院護士建立離職護士數據庫,可實時進行“離崗、遷出”或“返崗、遷回”操作。
電子注冊要求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增加二維碼,實現手機掃碼核對信息真實性的功能,加大醫療機構執業管理等信息的公開力度,促進社會監督。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區、海淀區已啟動醫療機構電子注冊試點。
試點階段保留傳統的紙質材料提交方式,網上預審為可選服務。北京衛計委提倡網上服務,完成網上審核服務的申請會快速進入下一個辦理環節。醫療機構/申請人應對材料的真實性和一致性作出承諾,并承擔主要責任。提交的醫生護士執業信息通過系統驗證的,系統會進行標記,辦理相關業務時無需提交執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掃描件及復印件。在試點階段,醫療機構編制暫不納入,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