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開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企業界人士一致認為,中國醫藥市場成長空間巨大,并預計企業加速創新將成為醫藥行業的新主題。
目前,我國已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和世界第二大OTC醫藥市場。面對這種機遇,醫藥企業正獲得更多信心。恒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表示,到2020年我國有望成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醫藥創新企業將迎來****時機。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制藥行業現階段的特征則顯示為:以原料藥生產最有競爭力,但缺乏高附加值的醫藥產品;同時,醫藥行業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大型企業,制藥企業也沒有成為研發主體。隨著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在高端醫藥市場形成壟斷地位。此態勢下也進一步制約我國醫藥企業的發展。
要突破上述瓶頸,在孫飄揚看來,未來中國醫藥行業必須將走創新和整合的道路。隨著競爭的激烈,缺乏特色與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將必然整合,以實現企業的競爭力。“產業鏈的整合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同時也將加快國內中小企業的淘汰。”
而“市場”和“政策”,正成為中國醫藥企業創新的機遇。孫飄揚表示,醫藥市場的需求持續不斷增加,特別是到2020年前后。此外,政策方面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十二五”期間政府對新藥開發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強。目前國內已實現了從新藥發現到臨床開發到藥品審評的研發產業鏈。
在具體談到恒瑞的研發戰略時,孫飄揚向記者介紹,公司重點關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等領域。具體而言,在糖尿病領域,從成熟、較新、很新到全新靶點循序漸進;在心血管領域,依托仿制藥的基礎,開發高風險靶點。
此外,北京科委委員劉暉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醫藥企業的創新藥已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據介紹,恒瑞開發的糖尿病新藥瑞格列汀在美國已進入1期臨床;深圳微芯開發的抗腫瘤新藥西達本胺也在美國啟動了1期臨床。(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