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球每20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哮喘,約計3億人,全世界患病率每十年上升50%,每年有10多萬人死于哮喘;預計中國哮喘患者也達到二三千萬人。20年前的5月8日,年僅42歲、大名鼎鼎的歌星鄧麗君被哮喘病發作奪去了生命,這在醫學上叫“哮喘猝死”。哮喘猝死是指在喘息病持續或反復發作的基礎上,突然嚴重發作,在數小時內死亡。
為對抗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哮喘,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二設為“世界哮喘日”,今年5月5日是第17個“世界哮喘日”,主題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哮喘”。
我國哮喘控制率不足3%,害怕吸入激素成最大治療誤區
哮喘在民間俗稱“氣喘病”或“吼病”,它以反復發作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難或胸悶為特征。目前,哮喘在我國的公眾知曉率僅為20%。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黃勝立副主任醫師介紹,我國哮喘病的防控形勢并不理想,能夠完全控制哮喘病的患者估計只有不到3%。
哮喘急性發作是危險甚至致命的,但也不要輕視哮喘慢性遷延帶來的危害,如長期任其發展可能導致肺氣腫、慢阻肺等疾病。
目前哮喘還無法徹底根治,但是可以控制。“哮喘的發病往往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人們防范意識再強,也仍有發病的時候,因此規范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黃勝立副主任醫師說,只要通過規范的治療,就可以讓患者減少哮喘發作次數,能夠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甚至終身不發作,達到臨床上的“痊愈”標準。
但是目前對于哮喘的預防和治療還普遍存在著誤區,黃勝立說,防治支氣管哮喘,激素吸入法就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但不少患者因為怕激素影響身體而不愿配合治療,許多人對吸入藥物中含有激素極其抗拒,尤其是女性和兒童患者,怕會發胖或影響發育,導致支氣管哮喘難以有效控制,有的患者甚至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呼吸衰竭等。有的患者只有在病情發作、呼吸困難時才來找醫生開藥,一旦癥狀緩解,他們就立刻停藥。其實正規哮喘防治方案中的吸入治療,激素的含量很低,遠低于靜脈和口服用藥,長期吸入一般不會造成全身性的副作用。醫生還會根據病情及時調整用藥劑量,不會產生藥物依賴。事實上,穩定期的維持治療是防治哮喘最重要的環節,可以明顯減輕氣道的慢性炎癥,減少哮喘急性發作次數。
常見六大誤區,影響哮喘的治療和康復
除了怕吸入激素,還有哪些是人們常常會陷入的對于哮喘在防治上的誤區呢?
誤區一:光有咳嗽不是哮喘。其實哮喘并不是一定有呼吸困難癥狀,也可以表現為反復咳嗽、夜間癥狀加重等表現。浙江省新華醫院院長蔡宛如提醒,有反復不愈的呼吸道癥狀時,盡量要到專科就診,肺功能檢查是確診哮喘的一個重要方法。”
誤區二:忽視過敏原。過敏物和過敏體質是哮喘的重要病因之一,所以預防很重要。預防感冒,從衣食住行預防,阻斷感染因素所致的發病環節;發現并避免接觸過敏源如海鮮發物、花粉塵螨、煙霧有害氣體等;避免劇烈運動或運動前預防用藥等。患者還要做好“過敏源日記”,列清已知的過敏源,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物,做好日常生活管理。
誤區三:一發病就使用抗生素。很多患者一遇哮喘發作就主動向醫生提出用抗生素。其實,哮喘的炎癥不等同于感染,哮喘誘發因素由細菌感染導致的只占少部分。抗生素只能起到抗細菌感染的作用,不能消除支氣管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炎癥,不能解決哮喘的根本問題。因此大多數患者發作時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誤區四:哮喘無藥可醫,無法控制。相當多的人認為,哮喘既然無法治愈,則無須治療。黃勝立說,其實大部分患者經過規范化治療,病情是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如果嚴格按照“降階梯式”的方式進行治療,如規范用藥后3到6個月沒有發作,便可考慮減少藥物劑量,部分患者使用最低劑量藥物3~5年內沒有發作,可能達到完全緩解,特別是兒童支氣管哮喘如果完全控制到青春期,可以治愈。
誤區五:孩子長大后,哮喘自然會好。專家提醒,兒童哮喘不能輕視,的確有一部分孩子隨著生長發育,機體內環境發生了改變,哮喘逐漸不發作了。但也有相當多的孩子沒有緩解,反復發作而導致病情加重。所以,家長應該定期帶患兒去醫院復診,根據病情變化不斷修改、制訂適合患兒的治療方案,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治本的目的。
誤區六:日常飲食禁忌多。網絡上一直傳說哮喘患者應禁食生冷食物、海鮮、花生、蜜糖水等。蔡宛如說,這些說法不完全對。事實上,在飲食方面除了明確的過敏食物和過于重口味、刺激性食物以外,并不用禁忌太過,無須太刻意挑選食物。
適當運動有利哮喘康復,但應盡量避免游泳
許多患哮喘的“老病號”,寸步不敢出門,生怕感冒受涼誘發哮喘。這類病人常常懶得運動,平時有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更是“提心吊膽”。特別是運動性哮喘患者,大多數人因此對運動避而遠之。
“其實,大多哮喘患者還是建議進行適當運動的。”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陳玉輝認為,如果長期不運動,會使肺功能下降,身體抵抗力降低,抗病能力會更弱,反而會誘發哮喘,成人和兒童都是如此。
在哮喘癥狀沒有控制好之前,盡量不要過度運動;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適當運動有利于哮喘病人康復。尤其慢跑、散步、太極拳類等慢節奏的運動,是適合哮喘病人的,且貴在持之以恒。慢跑的速度和時間的長短,需要根據自己的病情量力而行,可以循序漸進;散步則是最安全的運動,病人可以用較快的步伐,走到渾身發熱,有疲勞感為止;太極拳、太極扇等太極類運動靜中有動,利于哮喘病人調養呼吸。但哮喘病人應盡量避免游泳,泳池的水中含氯,一旦嗆水,對哮喘病人十分不利。
另外,哮喘病人無論慢跑、散步時,不妨戴上一個薄口罩保濕,可避免在運動時呼吸系統感覺干燥而誘發哮喘;還可以有效擋住空氣中各種漂浮物對呼吸系統的侵害,不用擔心因為呼吸過敏而誘發哮喘了。在寒冷天氣,戴上厚口罩,進行慢運動也不易受到冷空氣的傷害。
相關鏈接
哮喘患兒不要自行疊被子
“哮喘也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兒童哮喘中約1/3~1/2的人可遷延至成人。”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科陳光明主任醫師提醒,反復的哮喘發作容易導致患兒的學習、運動、與同齡人的交往等方面受到影響。
明確哮喘過敏源后,應避免兒童再接觸。不在室內飼養貓、犬等小動物,清除花粉、室塵、螨蟲、真菌、蟑螂等誘因,最好不要鋪地毯,并仔細檢查家里的裝修材料,尤其是油漆。夏天要用涼席之前,需要拿到太陽下暴曬或用開水清洗。要隨季節的變化及時增減孩子衣服,經常清洗、曝曬或更換床單和枕頭,經常清洗空調和玩具,常開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家具力求簡單潔凈,避免油漆、粘合劑等化學氣味以及殺蟲劑、化妝品等刺激性或有揮發性氣味誘發哮喘。
陳光明特別提醒,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的患兒睡醒之后,不要讓他們自行疊被子。因為疊被子時,藏在床鋪、被褥中的螨蟲和它的排泄物,會隨著疊被子飛揚在空中,容易發生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眼耳癢、咳嗽、氣喘等過敏癥狀。平時,多注意寶寶的體格鍛煉,可用冷水洗浴、干毛巾擦身等進行皮膚鍛煉,以便寶寶肺、氣管、支氣管的緊張狀態得到緩和。多加強孩子的營養,讓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進食可能誘發哮喘的食物,如魚、蝦、蛋等。避免精神刺激孩子。避免感冒和過度疲勞等,對預防哮喘也有重要作用。
對于哮喘兒童,父母還應寫哮喘日記,仔細記錄每天早上和晚間、哮喘發作癥狀、緩解藥物的使用情況。在復診時專科醫生可根據日記內容判斷哮喘的控制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還可以查找一下過敏源,針對病因脫敏,脫敏治療一般需要至少2年。 (吳志 羅金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