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位來自斯洛伐克、捷克、坦桑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巴勒斯坦等18個國家的醫生,26日來到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學習針灸。外籍學員饒有興趣地觀看中醫醫生針灸、拔罐、推拿,并提出一些中醫專業問題。
來自蘇丹的醫生阿萊爾丁—法赫爾是第一次來中國學習針灸。之前,他學了10年的西醫,在蘇丹一所中國援建的醫院工作了6年。他說,行醫數年來,他發現很多疾病不能用手術治療,必須接受推拿、按摩、針灸等療法治療。所以他這次專門來中國學習針灸,希望回國后能用針灸解除病人的痛苦。
他說,在蘇丹,針灸屬于一種新型治療方法。蘇丹一些公立醫院的針灸科得到國家的資助,針灸費用非常便宜,且其屬于綠色療法,沒有副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病人的歡迎。
來自越南的醫生丁明成畢業于河內醫科大學中醫系,在越南中央古傳醫院工作了四年。他會開中藥方子,并能進行針灸和推拿治療,平時愛看中文的古代中醫書籍,最推崇的中醫著作是成書于中國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他說,通過此次國際針灸培訓班的臨床學習,他發現不同的中醫醫生,其針灸手法各不相同,受到很大啟發。
據介紹,此前,一位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學員2007年在山西學成回國后,因為醫術高明登上了國家發行的郵票。
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針灸一科主任王丕敏說,傳統針灸最早被系統記載在書籍中是在中國的秦、漢時期。數千年來,針灸逐漸完善,延續不衰,說明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針灸對中風、面癱、頸椎病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療效。近年來,針灸因其********、療效顯著,在海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據了解,從1998年開始,山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際交流中心和山西中醫學院就開始承擔國際針灸培訓班的教學任務。截至目前,山西省已為100多個國家累計培訓了800余名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