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要求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的餐飲單位于5月底前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截至目前,通知下發近一個月了,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鄭州,絕大多數商家和市民表示不知道此規定。
提起食品安全,最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食品添加劑問題。對于打擊“超范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國家最近也是重拳出擊。24日,記者對鄭州市多家火鍋店進行走訪發現,該項規定在實施過程中“遇堵”,多數商家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述要求并不知情,多數市民也表示不知道有此規定。
在鄭州市南陽路某火鍋店,店內并沒有關于火鍋底料添加劑的公示牌。當記者向店家詢問是否公示火鍋底料的食品添加劑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不知道,目前店內還沒有開展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公示工作。”在衛生路某火鍋店,這是一家全國連鎖餐飲店,這里的負責人介紹說,“店里面的火鍋底料都是由總公司統一研制分配的,公示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有影響。目前還沒有收到總公司的公示通知,是否需要公示要聽總公司的安排。”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在此用餐的食客,問及吃火鍋時是否注意到火鍋底料的食品添加劑?大多數食客表示“沒注意過”。
在德化步行街,記者先后查看了3家人流量較大的冷飲店,發現這些店鋪均未在店面的醒目位置公布添加劑名單。當記者詢問店主是否知道需要公布添加劑的通知時,他們大多表示不清楚此事。一位店主說,店里的奶茶、飲料都是自制的,純天然,“絕對不含添加劑”。面對記者的詢問,前來購買飲料的眾消費者對于公示添加劑也是毫不知情。
市民鄭女士說,她平時看新聞少,對火鍋底料、飲料的添加劑相關規定不是很清楚。但是她說,就算商家把火鍋底料添加劑進行公示,“那么公示的情況就一定是真的嗎?是否公示是一回事,公示的內容是否真實則是另外一回事。”
市民禹先生認為,自制火鍋底料、飲料和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公示食品添加劑非常有意義,公示之后可以讓消費者知道吃了什么,說明餐飲單位對消費者負責。但如果不公示,消費者則會對該店起疑心,是不是違規使用了食品添加劑。
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對于餐飲服務單位要備案并公示食品添加劑的情況,藥監局聯合工商部門已經制定出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將會在近期落實下去。 (胡影)